研究發現微塑膠阻礙植物的光合作用威脅數百萬人
一項新評估顯示,地球微塑膠污染正在損害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嚴重減少糧食供應。分析估計,全球約有4% 至14% 的主要農作物,如小麥、大米和玉米,因無處不在的塑膠顆粒而損失。科學家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微塑膠湧入環境,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2022年,約有7億人受到飢餓影響。研究人員估計,未來20年,微塑膠污染可能使面臨飢餓風險的人數再增加4億,並稱這是全球糧食安全的「令人擔憂的情景」。
其他科學家稱這項研究有用且及時,但警告稱,首次嘗試量化微塑膠對糧食生產的影響需要進一步的數據收集和研究來確認和改進。
微塑膠是由傾倒到環境中的大量廢物分解而成的。它們以多種方式阻礙植物利用陽光生長,從破壞土壤到攜帶有毒化學物質。這些顆粒已經滲透到整個地球。
人們的身體已經廣泛受到透過食物和水攝入的微塑膠的污染。它們被發現存在於血液、腦、母乳、胎盤和骨髓中。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但它們與中風和心臟病發作有關。
研究人員估計,微塑膠使陸地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了約12%,使位於海洋食物網底部的海洋藻類的光合作用降低了約7%。然後,他們根據這些數據推斷出小麥、大米和玉米的生產量以及魚類和海鮮產量的減少。
普利茅斯大學的理查德湯普森教授表示,這項新研究進一步表明需要採取行動。 “雖然隨著新數據的出現,預測可能會得到改進,但很明顯……我們需要開始尋找解決方案。確保條約解決微塑膠污染問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