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投錢又送芯這家公司為何如此吸引英偉達?
The Informatin發文,解析了英偉達與CoreWeave代號「魚鷹計畫」的合作。 2023年,英偉達做出了一項耐人尋味的舉動:同意在四年內斥資13億美元,向雲端運算新秀CoreWeave租用自家晶片。這份被CoreWeave代號為「魚鷹計畫」的協議,使英偉達成為其僅次於微軟的第二大客戶。該細節未出現在CoreWeave上週提交的IPO招股書中。

Nvidia CEO黃仁勳(左)與CoreWeave CEO Michael Intrator
這份協議凸顯英偉達對CoreWeave的關鍵支持。 2023年初,這家晶片巨頭向CoreWeave注資1億美元,輸送數十萬顆高階GPU,並簽署長達四年的晶片回租協議。該協議貢獻了CoreWeave去年15%的營收。
CoreWeave計劃本月以逾300億美元估價上市。若成功,英偉達兩年前的1億美元股權投資將增值超10倍。
潛在投資者正評估CoreWeave客戶集中度帶來的風險。去年,微軟與英偉達合計貢獻其超四分之三營收,但相關合約將在2027-2029年間陸續到期。
為支撐擴張,CoreWeave已背負80億美元債務和150億美元長期資料中心租賃合約,亟需拓展新客戶。這種”大客戶依賴+高成長+重負債”的組合令估價評估充滿挑戰。
“從未見過增長如此迅猛卻存在重大盈利模式風險的企業,”前科技高管CJ Gustafson表示,“但巨額營收能掩蓋許多問題。”
本週一,CoreWeave宣布與OpenAI達成119億美元五年期雲端服務協議,年均新增約20億美元收入,此舉將可緩解CoreWeave對英偉達和微軟的過度依賴。 OpenAI表示該協議將與其微軟、甲骨文雲服務及軟銀支援的”星際之門”超算中心形成互補。
英偉達租用自有晶片的動機尚不明朗,但多重因素促成其與CoreWeave的深度綁定:既為內部研發團隊獲取算力資源,也透過DGX雲端運算服務中轉租賃給客戶。先前通報顯示,英偉達高層擔憂對AWS、微軟等雲端巨頭的過度依賴,而這些企業正自研AI晶片並擠佔GPU供應。

英偉達如何資助CoreWeave崛起
對CoreWeave而言,這筆交易恰逢其時。 2021年其營收幾乎全來自以太坊挖礦,2022年幣價暴跌後轉型影視渲染與AI算力。隨著ChatGPT引爆需求,英偉達的訂單加持使CoreWeave獲得黑石等機構24億美元融資,得以快速擴展資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