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通用聚變反應器原型首次產生等離子體
二十年來,加拿大新創公司General Fusion 一直在研究透過核融合生產清潔能源的獨特方法,現在終於有了重大成果。 該公司昨天宣布,它已在其原型反應器內製造出等離子體–這是證明其技術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這證明通用聚變公司歷時16個月建造的Lawson Machine 26(LM26)原型反應器運作正常,同時採用了相當老式的設計來展示其方法。
通用聚變公司使用的技術可以追溯到20 世紀70 年代,稱為磁化靶聚變。 在這裡,磁場和機械壓縮被用來創造聚變條件,也就是極熱,以壓縮反應器內的等離子體,從而生產和提取能量。 該公司表示,當其完成的反應器開始運作時,這將帶來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發電方法。

正在組裝的Lawson Machine 26(又名LM26)–在這裡,等離子噴射器與壓縮系統整合在一起
許多其他新創公司使用的是另一種方法,即慣性約束,它利用電場將等離子燃料約束在足夠長的時間內,從而釋放出足夠的能量。 此外,還有Helion Energy 公司的磁慣性聚變技術,它結合了兩者的優點,據說效率更高。
一般聚變計畫是這樣做的:首先,用電擊打含有額外中子的氫同位素,即氘和氚。 這將產生一個磁場,使等離子體保持在一個腔體內。 鋰液態”壁”也在快速旋轉,並在中心形成一個空腔。 然後,氫等離子體被注入這個空腔,由蒸氣驅動的活塞推動鋰壁壓縮等離子體,使其升溫至攝氏1 億多度。 這時核融合就發生了:氫原子融合併釋放能量。
請看General Fusion 的創辦人兼首席科學長Michel Laberge 博士更令人興奮的解釋。
“我們已經建造了24 個等離子體注入器,產生了20 多萬個等離子體,並從等離子體壓縮中產生了核聚變中子–消除了LM26 的風險,為通用核聚變公司的新篇章做好了準備,”Laberge在談到公司的突破時指出。 “我們已經準備好在LM26 上實現核融合了!”
據說原型機現在每天都在形成等離子體。 下一步是用鋰襯墊壓縮等離子體,透過壓縮產生核融合和加熱。 LM26還沒有液態鋰壁,目前依賴電磁鐵壓縮固態鋰。 通用聚變公司一直在試驗液態鋰壁原型,但要將其整合到一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公司希望在2026 年實現科學上的損益平衡,即聚變反應產生的能量至少與直接輸送到等離子體的能量相當。 更遠的目標是實現所謂的商業損益平衡,即聚變反應產生的電能超過整個聚變設施的消耗,並能為實際使用提供可行的電力。
有了這個里程碑,通用聚變公司準備與全球許多熱衷於在地球上製造小型太陽的新創公司一較高下。 最近,我們報告了總部位於美國的Helion能源公司的4.25億美元融資,以及該公司計劃在華盛頓建造一座反應堆,以便在2028年前為微軟數據中心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