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命業界老將陳立武為新CEO,英特爾有望破局困境?
英特爾(INTC.US)宣布任命現年65歲的陳立武(Lip-Bu Tan)為下一任首席執行官,自3月18日起生效。陳立武已於2024年8月卸任英特爾董事會成員,屆時他將重新加入英特爾董事會,讓這位前董事會成員、半導體行業資深人士承擔起晶片行業最艱鉅的工作之一。

陳立武的任務是重振這家已成為業界落後者的先鋒晶片製造商的命運。在半導體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數十年的英特爾,目前正艱難應對市場份額下降、生產受挫和收益急劇下降的問題。它還背負著債務,最近不得不削減約1.5萬個工作機會。
在致英特爾員工的備忘錄中,陳立武表示他有信心扭轉公司的頹勢。他說:“這並不是說這很容易。但我加入是因為我相信我們有勝利的能力。英特爾在技術生態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世界各地。”
前CEO因董事會不滿進展緩慢而被迫離職
英特爾前執行長Pat Gelsinger因未能振興英特爾的產品陣容而被董事會趕下了台。其中最突出的挑戰之一是:製造出一款可以與英偉達(NVDA.US)產品相媲美的人工智慧加速器晶片。英偉達一度處於英特爾的陰影之下,但由於人工智慧運算的繁榮,該公司的營收和估值在過去兩年大幅飆升。
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師Stacy Rasgon指出:“這對英特爾有利。如果讓我選一個人的話,陳立武一定會是我的首選。”
Gelsinger也曾著手將英特爾轉變為晶片代工廠——為外部客戶生產產品的合約製造商——但這項努力仍處於早期階段。陳立武表示,他將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他在該公司網站上發布的備忘錄中表示:“我們將努力恢復英特爾作為世界級產品公司的地位,使自己成為世界級的代工廠,並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取悅我們的客戶。這是這個時刻對我們的要求,我們正在重塑英特爾的未來。”
以營收計算,英特爾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之一,年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英特爾的處理器是全球70%以上個人電腦和伺服器的主要零件。而且,該公司的工廠仍佔全球先進製造業產能的很大一部分。
但產品開發上的失誤讓競爭對手獲得了優勢。除了英偉達,AMD(AMD.US)也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領域贏得了市場份額,而且在進軍人工智慧晶片方面比英特爾更有優勢。在這些挑戰的陰影下,英特爾甚至沒有進入全球晶片產業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之列。
陳立武在馬來西亞出生,在新加坡長大,就讀南洋大學,主修物理。後來他去了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核工程碩士學位。他放棄了在該領域的博士學位,前往舊金山大學,並在那裡獲得了MBA學位。
陳立武是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的前負責人,在從事創投工作後,他於2004年加入Cadence董事會。 2008年,在現任執行長Michael Fister離職後,他成為聯合首席執行官,並於2009年獨自擔任此職。在擔任董事長一職至2023年之前,譚向東管理了該公司10多年。
Cadence和競爭對手新思科技(SNPS.US)在用於製造半導體的電腦輔助設計領域佔據主導地位。隨著設備複雜性的提高,它們的軟體和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工程師們用他們的產品為數百億電晶體和連接線的排列創造藍圖——這些微小組件的底層架構。
經營英特爾曾經是業界最負盛名的職位。在其鼎盛時期,英特爾的獲利能力對於一家製造公司來說異常之高。它的毛利率——扣除生產成本後剩下的銷售額百分比——超過了60%。目前,這一基準指數在這一水平的一半左右徘徊。當Gelsinger於2021年掌舵時,他被視為公司的潛在救世主。但在一系列令人失望的季度業績之後,華爾街對他的扭虧為盈計畫感到不滿,其中包括分析師稱其為史上最糟糕的2024年8月報告。
CEO換人開啟新交易談判之門
消息傳出後,英特爾股價盤後跳漲逾10%,週三收漲4.6%。此前,隨著公司的未來變得越來越不明朗,該股在過去12個月下跌了54%以上,市值僅895億美元。
2024年,英特爾是費城證券交易所半導體指數迄今表現最差的成份股,跌幅達60%。隨著英特爾的估值暴跌至上世紀90年代的水平,一度難以想像的收購英特爾的想法變得更加可信。
英特爾的新領導人將不得不應對來自競購者的接洽,並決定是否堅持Gelsinger的立場,即拆分是不必要的。華爾街的一些人士建議拆分該公司的晶片設計和製造部門,這兩個部門在營運上已經分開。
據報道,高通(QCOM.US)、博通(AVGO.US)和安Arm(ARM.US已經探討了收購英特爾全部或部分股份的想法。如果正式接洽,英特爾董事會將面臨壓力,不得不考慮Gelsinger可能拒絕的方案。
另外,川普政府接觸了英特爾競爭對手台積電(TSM.US),要求其考慮入股英特爾工廠的分拆。根據該提議,台積電將運作這些工廠,並對它們進行重新配置,以使用其技術——這可能會使它們對外部客戶更具吸引力。英特爾的工廠目前主要專注於自己的設計。
該計畫還包括爭取台積電最大的客戶——包括高通、AMD和蘋果(AAPL.US)——投資從英特爾分拆出來的公司。但該報告發布一週後,台積電在白宮宣布,將增加在亞利桑那州工業園區的投資。這表明它寧願不參與外部專案。
根據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英特爾是獲得美國政府撥款最多的企業。 《晶片與科學法案》是拜登政府為重振國內半導體生產而推出的法案。撥款總額近80億美元,取決於英特爾能否完成里程碑,包括在美國各地建造和裝備新工廠。英特爾已經推遲了一些建設計劃,包括俄亥俄州的一個綜合設施。不過,川普總統也公開反對該計畫。
英特爾董事長Frank Yeary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陳立武可以利用他重塑Cadence的經驗,陳立武「推動了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文化轉型」。 Yeary說:“在他擔任執行長期間,Cadence的營收翻了一番多,營業利潤率擴大了,股價上漲了3200%以上。他也很了解英特爾,無論是在他經營Cadence時作為合夥人,還是最近在我們的董事會任職。”
伯恩斯坦公司的Rasgon說,如果陳立武不能在英特爾實現類似的轉變,“這可能是無法修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