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影像揭示驚人發現:胎兒可能具備早期意識
最近在美國舉行的、由紐約大學贊助的「嬰兒意識研究會議(Infant Consciousness Conference)」上,研究人員探討了意識可能何時以及如何產生,以及如何發現這些跡象。他們也考慮了最近的腦造影研究中的一些線索,這些研究表明,意識的能力可能在出生前、懷孕末期出現。

意識的定義本身就存在爭議,通常被認為是擁有主觀經驗的能力。然而,嬰兒的意識可能與成人不同,且可能逐漸發展而非一次性出現。大多數研究者認為,大腦中丘腦與皮質之間的連結對意識至關重要,而這種連結在胎兒發育約24週時才開始形成。
研究人員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和腦磁圖(MEG)等技術,尋找可能的意識標誌。一項研究發現,足月新生兒和達到相同年齡的早產兒大腦中存在默認模式網絡、背側注意網絡和執行控制網絡之間的交替活動,此類活動被推測為意識的潛在標誌。然而,在32至37週之間掃描的早產兒中,這些網絡尚未形成。另一項研究發現,早產兒大腦中存在“小世界網絡”,這種神經連接模式在麻醉或腦損傷時會被破壞,可能支持意識感知。
此外,MEG研究表明,35週及以上的胎兒能夠對聲音模式的變化做出反應,類似於有意識的成年人。這些發現表明,胎兒可能在懷孕後期開始具備某種形式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