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淨利雙降中興通訊降本也沒「增效”
一年拿走1.7億元高薪的徐、李二人治下的中興通訊,交出了一份營收淨利雙降、堪稱「暴雷」的業績。這麼慘淡的業績,還是向社會輸送3,718名優秀人才、大砍行銷費用管理費用後的結果。這樣的成績,如何和華為競爭,如何和愛立信、諾基亞搶市場?

中國通訊業的「千禧年老二」中興通訊,於近日交出了一份營收、淨利雙降的年報。
數據顯示,中興通訊2024年實現營收1,212.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38%;歸母淨利84.2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66%。 「數智研究社」發現,這是中興通訊自2019年以來首次交出營收淨利雙降的財報。
從單季來看,中興通訊在業務淡季的第四季度,扣非淨虧損卻高達7.1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降341.13%。這個年增率也創下了2018年第二季大降366.51%以來的新低。
即便是如此大跌眼鏡的財報,還是中興通訊「降本增效」後的結果。 2024年,中興通訊裁掉了3,718名員工,其中研發人員減少了2,209人。同時,銷售費用降低了12.5%、管理費用降低了20.5%。
作為對比,中興通訊的老對手華為正在全球大破進擊。 2024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超過8,6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22.12%。 「數智研究社」不禁要問,時下市值1700多億的中興通訊到底怎麼了?
三大業務集體亮燈
中興通訊是全球知名通訊設備供應商,其業務主要分為營運商網路、政企業務和消費者業務三大類。
其中,運營商網路業務是中興通訊的基本盤。尤其是5G產業的快速發展,為中興通訊帶來了肉眼可見的紅利。從2019年至2023年,我國新建基建數量從13萬個增加到107萬個,總數量達331萬個。
但2024年,我國新建基建數量從107萬個降至92萬個,增幅出現14%的下滑。
基地台數量減少之外,營運商在5G方面的投入也減少了。數據顯示,三大業者5G相關的資本支出從2019年的412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840億元,開支佔比從13.7%增加至54.2%。但2021年後,三大業者5G相關的資本支出逐年下降,至2024年降至1,172億元,佔比也降至35.1%。
上游三大業者的支出減少了,對應中興通訊依靠5G基地台的建設來實現業務成長的模式也變得不可持續了。財報數據顯示,中興通訊業者網路營收703.27億元,年減了15.02%。
不過得益於無線產品毛利率提升,營運商網路業務的毛利率還有50.90%,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79%。
營運商網路業務的下滑已不可逆轉,毛利率的提升短期內也十分有限,如此局面下中興通訊「主動適應業務結構逐步向政企和消費者市場傾斜的進程」。整個2024年,中興通訊的政企業務實現營收185.66億元,年增36.68%。營收雖受伺服器及儲存業務的成長而成長,但毛利率卻出現了下降。 2024年政企業務毛利率下降19.58%,為15.33%。
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收324.06億元,年增16.12%。毛利率微增0.57%為22.66%。
整體來看,中興通訊2024年綜合毛利率為37.91%,較去年同期下滑了3.57%。也就是說,中興通訊每賺100元,比去年少賺3.5元。
事實上,從1994年至1999年,中興通訊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最低的1999年也有49.42%,但2000年直接降至38.96%,自此之後至今的20多年時間裡,中興通訊的毛利率一直在低位徘徊。
展望未來,作為中國「通信老二」的中興通訊,在國內要面對老大哥華為的競爭,在海外,愛立信和諾基亞也是難以逾越的大山。市研機構Omida的數據顯示,2023年,華為、愛立信、諾基亞和中興通訊的市佔率分別為31.3%、24.30%、19.50%及13.9%,中興通訊與前三大通訊設備企業差距十分明顯。核心基本盤的運營商業務很難“突圍”,向政企業務、消費者業務傾斜過程中發現,政企業務的毛利率出現了大幅下降,消費者業務仍舊不溫不火,難言成功。
「降本」沒「增效”
即使是營收、淨利雙降的年報,也是中興通訊「降本增效」後的結果。
「數智研究社」發現,中興通訊員工總數從2023年的7.2萬人降至6.8萬人,一年時間向社會輸送了3,718名優秀的人才。
而被優化的3,718名員工中,有2,209名是研發人員。 2024年底,中興通訊研發人員還有33,184人,年減了6.24%。
研發人員減少了,研發費用也下降了。 2024年中興通訊投入研發費用240.31億元, 減少了4.97 個百分點。 但因為研發人員降幅超過研發費用降幅,對應每個研發人員身上的研發投入給增加了, 2024年底平均每位研發人員的研發投入拔高到了72萬元。
另一邊,中興通訊的銷售費用為89.01億元,較去年減少了12.05%;管理費用44.77億元,年減了20.50%。對於「雙費」下降,中興通訊將其歸因於市場推廣投入減少、管理效率提升等。
乍看之下,銷售費用、管理費用降得猛,研發費用只降了4.97%,但對應人均的研發支出仍增加了。 也就是說, 中興通訊裁撤銷售,也要押注研發尋求技術突破。堅持走技術路線的中興通訊已坐擁9.3萬件全球專利申請,累計全球授權專利4.8萬件。
不過,短期看技術研發的成果尚未轉換到財報中來。在當下「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多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入」之際,中興通訊如何將研發投入轉化為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和財報中的獲利,是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
再者,中興通訊還面臨資金流動性變弱的問題。 「數智研究社」發現,2024年中興通訊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大幅下降34.05%,為114.8億元。有息負債總額卻高達608億元。
高額的有息負債不斷拔高財務成本,而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的減少,讓中興通訊帳上的資金流動性不斷減弱。要是不想辦法改變這個現狀,未來幾年興通訊仰賴的研發投入都有可能受到限制。過去的2024年,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已經出現了負成長。
有趣的是,在中興通訊「困難重重」之際,管理階層依舊拿著高薪。其中CEO李自學2024年薪酬總額7900萬元,總裁徐子陽2024年薪酬為9800萬元,顧軍營2024年薪酬總額8425萬元,監事謝大雄薪酬6083萬元。
拿高薪固然沒問題,但在2024年中興通訊營收、淨利雙降之際,執行董事等管理階層還拿高薪,似乎有些「何不食肉糜」的意味了。
中興通訊的負擔還在增加。 2024年中興通訊有246名員工退休,其中需公司承擔費用的退休員工168人。而財報顯示,2024年公司已付退休金694.4萬元。
整體來說,當下的中興通訊面臨著產業競爭加劇、業務成長乏力、經營現金流狀況不佳等諸多問題,拿高薪的高階主管要好好思考問題該如何解決了。
文|韓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