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管制晶片出口中國AI可能已超美國
美國對中國的晶片出口管制是否有效?這是在川普上台後華盛頓圈子引發爭論的問題。一種看法認為根本無效。中國出了個DeepSeek,AI的開源和應用創新在加速;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鏈的自給顯著提升,成熟製程晶片出口增加,而且整個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都在快馬加鞭地追趕。
但是,另外一種看法認為還是有效的,否則的話,中國公司開發和部署前沿AI模型,可能已經超越了美國競爭對手。
後者觀點來自美國知名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DeepSeek、華為、出口管制以及中美人工智慧競賽的未來》。

作者艾倫(Gregory C. Allen)是CSIS的AI與先進技術研究中心總監,之前在美國防部人工智慧聯合中心擔任策略與政策主管等職務。
報告認為,DeepSeek所面臨的挑戰,反映出美國AI晶片出口管制的奏效,因為梁文鋒說DeepSeek和中國整個AI生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算力。
現在美國重點關注的是DeepSeek可能會加強華為昇騰晶片系統和CANN (神經網路運算架構)軟體生態,將對英偉達的GPU和CUDA軟體生態構成威脅。
在晶片、設備、材料卡脖子收緊的情況下,中國正在解決從7奈米到5奈米技術晶片的生產問題,最重要的是提升昇騰910B和910C的性能、良率,擴大晶圓有效產能。報告認為,中國正把國內有限的進口DUV等設備集中到中芯國際SN2加強產能,另一方面科技人員正日以繼夜地在上海和深圳攻克設備、材料和製程難關。
而昇騰晶片最終在中國廣泛應用,還需要提升CANN對CUDA的競爭力。艾倫認為,DeepSeek可能會對此做出重大貢獻,改變昇騰晶片缺乏相容AI軟體的處境。
報告估算,中國如果把手中所能獲得的最好的英偉達GPU集中起來,仍然可以建立數十萬卡級的集群,用於訓練最前沿的大模型。 「然後,可以透過一個更大的華為Ascend 910C(或NVIDIA H20)集群來增強該集群,用於AI 模型推理。這樣的組合是中國繼續在AI 發展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的可行甚至可能的道路。”
艾倫認為,中國可能已經成功推動了華為昇騰晶片的廣泛採用,就像華為的智慧型手機部門在內部晶片設計的支持下,在美國2020 年實施有效出口管制之前,預計將在中國超越蘋果的iPhone 一樣。
所以出口管制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中國的技術崛起,並阻礙了中國向技術自給自足的長期目標邁進。即使現在,它們仍然具有重大影響,隨著美國公司從英偉達的新一代Blackwell 晶片中受益,會產生更大的影響;而中國可能仍停留在7 奈米技術節點,除非開發出國內EUV 光刻技術(最近對此有很多傳聞——編者)。

AI和半導體,已經是美國手中所握僅有的少數幾張科技牌之一,但是,美國決策者也意識到它的領先地位並不穩固。
DeepSeek已經成為最強開源模型,也為建構中國晶片供應鏈發揮了牽引作用,美國決策圈也在考慮如何應對。
Jared Dunnmon是美國一家隱形新創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首席科學家,史丹佛博士,曾在五角大廈的國防創新部門(DIU)擔任AI技術總監。他在美國的頂尖政策期刊《外交事務》上撰文《中國AI的真正威脅》,認為如果中國的開源模型主導全球市場,全球運算生態可能會轉向中國的晶片架構和運算框架。
因此美國無法維持現狀,應該支持開源AI技術的研發及應用,並與中國在全球市場競爭開源AI生態,尤其是確保不能讓中國在晶片供應鏈中佔上風。同時美國還要維持專有前沿模型的領先地位。
拜登任內的白宮AI政策顧問布坎南(Ben Buchannan)則認為,川普政府將會在開源議題上採取行動,也將在符合美國價值觀的前提下,推進AI在國防與安全領域的應用。川普政府將很快做出一些重要決策。
但是,艾倫警告川普政府說:即使實施極其嚴格的出口管制,期望領先中國超過一兩年也是不切實際的。
來源:未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