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探大疆、美的總部:打工人沒想到的一幕發生了
清場式掃人、強制下班……打工人沒想到的一幕真實發生了。 3月10日晚,深圳大疆總部天空之城辦公室的燈光從9點開始逐漸昏暗。第一財經記者從外部看到,辦公室裡一些員工起身離開座位,健身房裡還有一些人在運動。樓下,天空之城通往地鐵的道路和附近公園湧現明顯的人流,其中不少人佩戴著大疆白色工牌。人潮中,有人在探討技術問題,有人在談論下班時間受外界關註一事。
兩名大疆員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辦公室到點還會有人在催促下班,包括HR和直屬領導。 「9點就催催催,辦公室裡絕大多數人在十幾分鐘之內就走了。」其中一名員工說。
而在廣東佛山順德區北滘的美的總部,3月11日18點40分左右,大樓的燈光已經暗了下來。 「這是今年過完年後的變化,成為北滘居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一位順德企業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說。
大疆的舉動引發了同在深圳的騰訊員工們的關注,有人在騰訊內網展開了討論。順德一家中小家電企業副總裁張華告訴記者,今天上午公司內部已在開會討論美的強制18點20分下班的事,這種做法或將會影響更多中小企業。
大疆員工:幸福感提升了
晚上9點28分,距離大疆強制下班時間半小時過去,陸續還有一些員工走出大門,但人流越來越少,車馬喧鬧聲變弱,附近的酒吧開始傳出歌聲。
「早點下班神清氣爽。」一名大疆研發崗員工向記者形容限制最晚下班時間後的感受。以往他下班時間不定,如果遇上專案緊急,他會在晚上11點至隔天凌晨2點之間下班。
還有一名大疆研發崗位員工也發現,工作節奏隨著下班時間變化而調整。 「活永遠是乾不完的,總要有個上班的截止時間,慢慢倒逼公司和個人去調整(工作節奏)就好了。」他告訴記者,員工的幸福感提升了。
另一名研發崗位員工透露,公司員工會在早上9點到10半之間靈活打卡上班,以往晚上10點左右是下班高峰期,現在強制晚上9點離開辦公室後,他手裡的活有時幹不完,但沒有變相回家加班,「很多工作只能在辦公室裡做,帶不回去,上班時間能做多少是多少。」
多名大疆員工告訴記者,公司強制晚上9點下班已經一週多了。第一財經記者去年多次在大疆附近看到,晚上10點左右,馬路上仍有許多計程車在排隊等客源,天空之城絕大多數燈光則是在晚上12點左右才關閉。不過,3月10日晚,記者在天空之城樓下並未見過許多計程車。
除了早下班可以搭地鐵,夜間加班搭計程車補貼取消也可能是計程車減少的原因。多名大疆員工告訴記者,今年公司就取消了夜間加班叫車報銷,也是晚上9點強制下班的先兆。有消息指出,夜間加班車報銷取消後,為了彌補員工因福利取消帶來的不便,公司會給員工發放GT幣,可用於大疆內部商城購買商品。
大疆官方並未對外解釋限制下班時間的原因。有大疆員工也分析,限制最晚下班時間也可能是公司希望增強人才吸引力。也有分析認為,大疆限制最晚下班時間可能與歐盟法規有關。大疆產品銷售立足全球。根據大疆先前揭露的數據,2017年,大疆海外收入佔總收入的80%,當時北美地區是第一大市場,歐洲是第二大市場。目前大疆銷售航拍無人機、農業無人機、運載無人機、手持攝影設備等產品,其中農業無人機出口量還在成長,2024年大疆農業無人機出口數量相比2017年成長了32倍,年增長率66%。
類似地,2024年上半年,海爾智家(600690.SH)在海外市場實現收入708.24億元,佔其總收入的52.22%,其中在歐洲收入145.05億元;同期,美的集團(000333.SZ)國外收入910.764%,佔其總收入的1.94%。 「中國的頭部企業也將成為世界級企業,因此要順勢而為。」一位順德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大疆總部
美的海爾:員工為「減負」叫好
今日18點30分過後,美的各事業部內外銷人員辦公的“08空間”,主要樓層的大多數燈光已關閉。各職能部門所在的美的總部大廈,燈光也比以往明顯少了。
一天前,美的集團強制18點20分下班的話題上了熱搜。當天美的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應景地發布了一條《下班後,你們都在幹嘛》的文章,曬出了員工準時下班後一頭扎進健身房、窩在沙發追劇、參加相親等活動,文章閱讀量較平時高出不少。

同一天,海爾集團雖然否認發文強制員工雙休,但也表示反對形式主義的加班。
今年1月22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簽發內部文件,向中國境內員工提出簡化工作方式的六大要求,包括內部溝通嚴禁PPT,嚴禁他人代寫材料,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嚴禁形式主義加班,嚴禁微信群內喊口號,減少微信群,嚴禁下班時間開會,嚴禁形式主義加班,嚴禁微信群內喊口號,減少微信群,嚴禁發日報,嚴禁內部人士提請注意。
從實際執行效果來看,一位美的集團旗下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板塊的員工李晨今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美的集團有約20萬員工,經營範圍很廣,強制取消18點20分後加班制度的落地,還要看各單位的情況,“我們在’反內卷’之前就沒有加班文化”。
“現在不做PPT、不做(報告)材料,是一個大福利”,李晨說,以前做匯報材料很費勁,需要做一大堆報表,現在都沒有了,開會也減少了。
另一位做行銷工作的美的員工林蘭也告訴記者,在此之前美的已經發文簡化工作方式,一切對業務工作無益的動作都要求取消,因此基本上不會存在下班回家還得工作幹活的情況。 「這也是一個訊號,希望跳出業界內捲。」 還有一位在美的做研發的員工向記者表示,「下班了,就不會再乾業務」。
除了美的,海爾、格力電器(000651.SZ)等大廠也取消加班和反對無效加班。海爾集團相關人士也表示:海爾持續提升員工工作體驗,堅決抵制無效加班,反對「形式化出席」。這是企業對員工辛勤付出的尊重,也是對高效工作模式的積極探索。而格力電器2021年便發布通知,將單雙休工作制調整為雙休工作制,取消所有加班,確有需要向部門申請。
不只是「反內捲」調整工時,先前PPT成為被不少被大廠「拋棄」的工具。
亞馬遜會議規則中有一條是“不允許用PPT”,英偉達的黃仁勳則推行白板文化;在國內,美團要求員工匯報不再用PPT而改用自己開發的在線文檔wiki,360創始人周鴻禕認為PPT華麗的形式掩蓋了戰略的空洞,對內肯定不能使用,到了今年,包括名禕認為PPT華麗的形式掩蓋了戰略的空洞,對內肯定不能使用,到了今年,包括名資小葉國小珏國。
在張華看來,大廠們反對形式主義的措施迅速落實,對企業吸引人才、提升形象、提高效率、降低用工風險有利。 「從取消加班,到對加班干涉,體現對員工的關懷」。
「員工會不會回到家加班,這要因人而異。背後的關鍵是一定要提高效率,所有員工8小時內把相應任務完成」。張華說,他所在的企業也在討論如何提高效率。

美的總部
從拼人力到拼效率
當精美炫技的PPT取代深度思考,冗長的會議消耗創新活力,加班撐時長成為隱形KPI考核的一部分…現在一系列反形式化的舉措直指」大公司病「 。
先前智聯招聘發布的《2024僱傭關係趨勢報告》顯示,高達6成受訪者表示每天用於完成形式主義工作的時間超1小時,其中萬人以上規模企業的受訪者中,每天花費超4小時用於完成形式主義工作的佔16.7%,佔比居各規模企業之首。 “大車難掉頭”,這也說明了大型企業管理複雜、機制調整鏈路更長,形式主義問題突出。而形式主義帶來的不理想體驗也影響著職場人尤其是95、00後等年輕人的跳槽意願。
「美的、海爾、格力、大疆等頭部大廠這樣做,以後中小企業挖人有更高門檻。」張華預計,這種不加班的文化下半年也會傳導到中型企業去。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鄭志剛告訴記者,科技大廠「反加班」現象的背景,是以員工幸福感(EWB)為核心指標的大廠競爭中,競爭方式正在改變和升級。 “如果員工有高薪但沒有時間享受生活,幸福感就不會很強。如何讓員工既有財富自由又有時間享受生活,變得非常重要。”
例如,有員工提到,到點兒下班是真的,但不加班是假的。言下之意仍需回家繼續工作。工時制度的調整從來不是簡單的“早下班”或“少加班”,而是系統性變革,也拷問著企業的管理智慧:如何在調整工時、提升效率的同時,避免將員工推向“帶電腦回家加班”,如何讓“強制下班”不淪為作秀,而是真正推動效率提升與權利保障的雙重改變。
鄭志剛也表示,尤其是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度升高,企業越來越受全球相關產業政策的影響,中國企業進入公司策略調整窗口期。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導,東方管理研究院創始院長蘇勇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企業開始反對內捲式競爭,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意識的覺醒。
「在建構新質生產力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靠簡單的延長勞動時間並不能提升勞動效率,而只有從根本上加強企業和產品的科技含量,同時讓員工心情愉快地工作,才有可能提升競爭力。」蘇勇說。
穆勝諮詢創辦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後穆勝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廠對於加班的認知有一個逐漸成熟的過程。過去網路大廠強調自由創新的職場環境,興起彈性工作制,主張上下班都不打卡,後來發現這樣的模式紀律太鬆散,又開始嚴抓考勤。
穆勝認為,只要是夠成熟、市場化的產業,競爭都很激烈,內卷是必然的。但在當下的經濟環境裡,大廠反對的是“無意義內捲”和“形式主義內卷”,如傳統的“卷”加班更多是表演性質,不能帶來企業的競爭力,企業自然不願意買單。 「未來的趨勢是,企業認認真真做好組織管理,讓企業的錢真正能花在買核心競爭力上。」此外,企業也要建立更成熟的績效考核系統,啟動真正的奮鬥者,引導健康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