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將降低文科招生比例從原來的30%-40%降至20%
據報道,復旦大學即將在建校120週年之際,啟動一場名為「教育教學3.0版」的深度改革,建構文、理、醫、工「四輪驅動」的全新教育格局,推動學術發展模式的全面升級。這項改革被視為復旦大學面臨的“第三次機會”,標誌著該校在高等教育領域的另一個重大突破。

根據校方公開資訊,此次改革將大幅調整學科佈局。文科招生比例將從原來的30%-40%降至20%,同時,現有的工科學院將被拆分為6個創新學院,以打破傳統學科界限,促進跨學科融合與創新。培養更具綜合能力和創新思維的高素質人才。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介紹改革時提到,學校自2013年起試行的「準聘—長聘」制將在此次改革中進一步深化。準聘階段將招募優秀年輕學者,經過6年嚴格考核後,表現優異者可透過長聘制留任。為防止「躺平」現象,學校也將引入後續激勵機制,確保教師的持續創新動力。
金力強調,在人工智慧時代,教育的核心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或技能訓練。知識的差異正在縮小,教育應更著重於培養學生理解、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這個理念引發了廣泛討論,促使教育界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與形式。
金力指出:「在教育過程中,應更重視實踐與思考,而非單純的知識學習。」這一觀點不僅呼應了全球教育改革的趨勢,也為復旦大學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