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儘管受到美國制裁華為仍能生產約75萬顆先進的AI晶片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最新報告中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可能擁有足夠的晶片來生產一百萬顆Ascend 910C AI晶片。 該報告引述業界消息人士的話透露,中國的主要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透過收購美國的沉積和其他晶片製造工具,成功克服了擴大其7 奈米半導體製造規模的關鍵瓶頸。

雖然中芯國際在製造7 奈米晶片或先進晶片方面無法與台灣台積電競爭,但CSIS 補充說,中芯國際與華為的合作關係可以帶來EUV 方面的突破,因為雙方都投入了大量資源來克服這一關鍵瓶頸。
CSIS的報告介紹了DeepSeek公司加入人工智慧競賽的情況,並指出,雖然中國人工智慧模型降低成本的能力值得稱讚,但這只是人工智慧演化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 美國政府的政策”暗示中國客戶將被限制使用”英偉達V100 GPU。
然而,CSIS在報告中指出,政府官員忽略了”英偉達擁有對現有晶片產品進行生產後修改的機制”。 根據其報告:
產業消息來源向CSIS 證實,NVIDIA 停止了A100 晶片的對華出口,同時將其互連速度(但不包括處理能力)降低到出口控制性能閾值以下,從而創建了A800 產品線。
英偉達為符合美國出口限製而設計的中國專用A800 GPU 與A100 GPU 非常相似。 CSIS 補充說,雖然中國專用的H800 確實與受限的H100 GPU 有一定差別,但A800 和H800 的需求量激增,而由於性能參數相似,中國對H100 和A100 GPU 的需求量並不重要。
雖然DeepSeek 的人工智慧開發一直依賴英偉達的GPU,但對最新GPU 的製裁也迫使它考慮替代品。 英偉達公司GPU 的關鍵護城河是CUDA 語言,根據CSIS 的說法,這家中國AI 公司也評估了華為的CUDA 替代方案CANN。 然而,它對CANN 並不感冒,據知情人士透露,DeepSeek 已經評估了”Ascend 晶片和CANN 相容軟體的組合要成為可行的替代方案還需要數年時間。”
美國對台灣台積電的要求旨在阻止華為開發和生產最新的人工智慧晶片。 中國公司的兩款最新人工智慧晶片是Ascend 910B 和Ascend 910C 晶片。
據CSIS 的政府消息來源稱,在美國制裁令下達之前,台積電”製造了200 多萬片Ascend 910B 邏輯晶片,這些晶片現在都已經交付到華為手中。由於一個Ascend 910C 將兩個910B 連接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華為可以生產多達100 萬個產業的 100 大晶片。 10C 晶片在高級封裝過程中倖存下來。

系統工程師操作DUV 光刻機。 圖: ASML
雖然美國和荷蘭對中國中芯國際的製裁使其無法獲得製造最先進晶片的紫外可見光設備,但中芯國際擁有的老式紫外可見光設備卻使該公司能夠生產7 奈米晶片。 中芯國際計劃大幅擴大7 奈米晶片的生產,因為它已經獲得了美國用於晶片製造的蝕刻、沉積和其他工具。
這些工具還能幫助中芯國際提高其7nm 製程的良品率,而目前全功能晶片的良品率僅20%。 報告稱:
產業消息人士告訴CSIS,芯恩、鵬新旭和華為在東莞的工廠都能合法地獲得中芯國際所需的蝕刻、沉積和檢測/計量設備,原因有二:(1)這些設備在全國範圍內不受全中國的限制;(2)這些設備在最終用途和最終用戶方面受到限制,但這兩家公司告訴美國公司,這些設備將低於奈米設備的奈米設備。
消息人士認為,”透過這些機器,中芯國際的目標是到2025 年底生產出50000 WPM 的7 奈米晶片。”再加上20% 的良品率,每月50000 片晶圓可以讓中芯國際每月生產400000 片910C 晶片。 中國公司芯恩(SiEn)和鵬新旭(Pensun)向中芯國際出售了這些設備,銷售”於2024 年第四季度談判,並於2025 年第一季完成”。
因此,報告得出結論認為,”馬虎執行出口管製或容忍大規模晶片走私的餘地已經耗盡。 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