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100,給特斯拉FSD中國智駕水準打88分,還有12分被交警扣了
2025 年2 月25 日,特斯拉悄悄向中國市場推播了FSD(智慧輔助駕駛)功能的系統更新,正式開啟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進程。這項被馬斯克稱為「智慧駕駛終極方案」的功能,以6.4 萬元的高昂定價和略顯倉促的落地節奏,迅速引發業界震動與輿論熱議。
特斯拉FSD 入華:6.4 萬元定價引爭議,實測表現喜憂參半

定價策略:高端路線vs 本土平權運動
特斯拉FSD 採用一次性買斷模式,定價6.4 萬元人民幣,遠超過國內主流智駕方案。對比之下,比亞迪將高階智駕下探至7 萬元車型,小鵬、華為的智駕包價格僅1-2 萬元,價格差距達3-6 倍。儘管特斯拉強調FSD 基於純視覺方案與全球數據迭代優勢,但國內消費者普遍質疑其性價比,戲稱「6.4 萬足夠買一輛代步車」。
入華首秀:水土不服與爭議並存
此次更新僅針對搭載HW4.0 硬體的車型,功能涵蓋城市道路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包括紅綠燈辨識、匝道自動變換車道、智慧路徑規劃等。然而,首批車主與汽車部落客的實測回饋顯示,FSD 在國內複雜路況下仍顯「水土不服」。

違規爭議:
多地實測影片顯示,FSD 有侵占公車道、壓實線變換車道、無視潮汐車道等違規行為,有部落客調侃「12 分不夠扣」。汽車部落客陳震在拉斯維加斯測試Cybertruck 時發現,FSD 在高速行駛中多次壓線甚至短暫逆行,夜間泊車還曾撞擊護欄。
本土化挑戰:
馬斯克坦言,因資料出境限制,特斯拉只能透過公開網路影片訓練中國版FSD,導致其對國內特殊路況(如全天候公車專用道、複雜交通標誌)適應性不足。實測中,FSD 對三輪車加塞、行人「鬼探頭」等場景反應激進,急煞車頻率較高。
產業反應:鯰魚效應與技術博弈
儘管存在爭議,特斯拉FSD 的入華仍被視為智慧駕駛產業的「催化劑」。理想、小鵬等車企紛紛表態“歡迎競爭”,並同步推送自家智駕升級。理想李想公開喊話“歡迎對比測試”,小鵬何小鵬則強調“端到端大模型技術領先”。業界普遍認為,特斯拉的純視覺路線將倒逼國內企業加速演算法迭代,而資料合規與本土化能力將成為勝負關鍵。
市場前景:高端嚐鮮與普及困境
目前,特斯拉中國已售出超65 萬輛新車,但FSD 選配率不到10%。高昂的價格與功能局限性,使其短期內難以成為主流選擇。不過,部分科技愛好者與特斯拉忠實用戶仍選擇嘗鮮,甚至催生了「FSD 測試車租賃熱」——搭載該功能的特斯拉日租金飆升至4000-5000 元。業內人士分析,若特斯拉未來透過OTA 升級逐步解鎖更多功能,或被迫降價以應對競爭,其市場表現仍有變數。
寫在最後
特斯拉FSD 的入華,標誌著全球智慧駕駛巨頭與中國本土勢力的正面交鋒。儘管其首秀略顯生澀,但技術迭代與市場競爭的加速,終將推動產業朝向更安全、更聰明的方向發展。對於消費者而言,6.4 萬元的「未來門票」是否值得,或許需要等待更多本土化優化與實際體驗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