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國手機銷售近2,900萬部:華為、vivo、小米位列前三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發布報告,稱為了更好地利用補貼帶來的換機潮,手機廠商和分銷商積極降低部分精選機型的零售價格,使今年春節前後成為更加吸引消費者的銷售季。數據顯示,1月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銷售接近2,900萬部,年增17.6%,華為、vivo和小米佔前三名,共同佔總銷量的近53.8%。
在价格区间方面,市场在2000元至5000元区间的销量增长更为显著。
Counterpoint稱,進入2025年,「國補」政策激發了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活力,1月20日至1月26日,中國智慧型手機的銷量同比增長近65%,達到950多萬部,這表明中國消費者對補貼政策做出良好的初步反應。

據了解,今年1月20日,手機、平板等數位產品國家補貼在全國各地陸續上線。
根據政策,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慧手錶(手環)3類數位產品,可享購買新補助。
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行動業者所有優惠後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及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數據平台顯示,1月20日0時至2月8日24時,有2,009.2萬名消費者申請了2,541.4萬件手機等數位產品購新補助。
根據媒體通報,工信部資訊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表示,由於國補有價格限定,消費者一定會在國補區域內找最符合性能需求、最有性價比的手機產品,一定程度上會打壓6000元以上的手機產品銷量,手機品牌的市場競爭格局可能會因此發生變化。
對於消費者,他建議,可以積極參與國補,將政策利好最大化,搶到紅利實惠才是關鍵,選擇一款靠近6000元門檻能夠享受到最大國補紅利的手機當然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