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回應取消部分資料中心租約:某些領域策略性調整堅持原定資本支出計劃
科技巨頭微軟取消了部分資料中心租約,公司回應將堅持執行原定資本支出計畫。近日,美國券商TD Cowen發布報告稱,微軟已經取消了與美國多家私人資料中心營運商的數項租約。當地時間2月24日,微軟方面回應稱,公司將堅持進行2025財年超過8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計劃,與此同時,微軟可能會「在某些領域進行戰略性調整」。

微軟方面表示,公司本財年將在AI(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領域投資超過800億美元的計劃正在順利進行中,將繼續以“創紀錄的增長速度”滿足客戶需求:“雖然我們可能會在某些領域戰略性地調整或控制基礎設施的部署節奏,但我們將繼續在所有地區保持強勁增長。”
在上週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以Michael Elias為首的TD Cowen分析師指出,對供應鏈的調查結果顯示,微軟已經取消了與至少兩家私人資料中心營運商簽訂的、總容量達到「數百兆瓦」的租約。目前尚不清楚微軟取消部分租約的具體原因,而TD Cowen的分析師認為,這可能反映出微軟正處於資料中心「供應過剩」的局面。
此外,微軟也暫停了轉換為正式租約的流程。 TD Cowen的分析師表示,包括Meta在內的其他科技公司也曾採取類似舉措,用來降低資本支出。
TD Cowen的分析師在24日發布的第二份報告中寫道,作為美國AI基礎設施項目「星際之門」的一部分,OpenAI正在將部分工作負載從微軟轉移到甲骨文公司。此外,微軟可能會將部分原用於海外業務的內部投資重新分配到美國。
此前,美國總統川普於1月21日在白宮宣布,日本軟銀集團、美國OpenAI和甲骨文公司(Oracle)將在未來4年內投資5,000億美元,用於在美國建立支持AI發展的基礎設施。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特斯拉CEO馬斯克是川普競選團隊的核心成員,而微軟是OpenAI的最大投資者兼合作夥伴,但特斯拉和微軟都被排除在了這個計畫之外。
目前,市場正密切關注大型科技公司是否會繼續在AI基礎建設方面投入大量資金,以及投資是否能帶來相應的回報。根據微軟、Google、亞馬遜和Meta的報告,四家巨頭在2024年的資本支出總額為2,460億美元,和2023年的1,510億美元相比飆升63%,2025年的資本支出總額可能會超過3,200億美元。
根據投資機構DA Davidson統計的數據,微軟也是2024年英偉達AI晶片的最大買家,累計購買了近50萬塊GPU,為英偉達的營收貢獻了約200億美元。
對於微軟取消租約一事,美國信託公司Synovus Trust的高級投資組合經理Dan Morgan表示:“我不認為這會帶來任何宏觀層面的變化,從公司願景來看,他們還是會建設數據中心。”
伯恩斯坦(Bernstein)的分析師Mark Moelder表示,這一消息可能表明對雲端運算的需求出現下降,尤其是在包括微軟在內的幾家雲端巨頭發布了增幅放緩的最新業績之後。不過,這也反映出微軟過去幾年對產能建置的投入力道。
當地時間1月29日,微軟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微軟最受市場關注的智慧雲端部門在本財季營收255.4億美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58.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9%,成長低於上一財季的20%。截至第二財季,公司已經花掉了預計全年800億美元資本支出中的420億美元。
24日當天,微軟(Nasdaq:MSFT)股價跌1.03%收在每股404.00美元,總市值3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