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e對比iPhone SE 3 貴了1000元究竟值得嗎?
隨著蘋果逐步更新產品線,曾經的入門級iPhone SE也迎來了全新的「繼任者」—iPhone 16e。相較於2022年3月發布的第三代iPhone SE,iPhone 16e不僅在外觀設計上煥然一新,其在螢幕、拍照、處理器以及續航等多方面也都有顯著提升。

不經過隨著升級而來的則是1,000元的價格上漲,iPhone 16e的起售價來到了4,499元。那麼,這1000元的溢價究竟是否物有所值?也許透過一系列對比之後,就能夠得出答案。
一、外觀及螢幕
在材質方面,iPhone SE 3依舊沿襲了「玻璃中框+鋁製背板」的經典「三明治」設計,但其外型採用了與iPhone 8相似的圓潤曲面造型。相較之下,iPhone 16e則採用了更為現代的直角邊框設計,外觀更為簡潔、線條更硬朗,與iPhone 14系列的設計語言更為接近。

iPhone SE 3搭載的是4.7吋的Retina HD顯示屏,採用LCD螢幕,雖然清晰度尚可,但受限於物理尺寸和設計(因需要預留Home鍵區域),整體觀感略顯局促。而iPhone 16e則摒棄了Home鍵,採用了6.1吋的OLED螢幕,使得顯示面積大幅提升,畫面更為細膩和生動,帶來更沉浸的視覺體驗。
在解析度方面,iPhone SE 3的螢幕解析度為1334×750像素,像素密度僅326ppi;而16e則提升至2532×1170像素,像素密度高達460ppi。更高的解析度不僅意味著細節更豐富,而且OLED螢幕本身在對比和色彩還原上也遠勝於LCD螢幕。雖然iPhone 16e引頂部採用瀏海設計,但相對於整體顯示面積的提升來說,這點「犧牲」是可以接受的。
此外,iPhone 16e在亮度方面也有所提升。一般使用下最大亮度達到800尼特,HDR內容下的峰值亮度為1200尼特,相較之下,SE 3的亮度表現和對比都顯得遜色。 OLED螢幕也賦予了16e更高的對比(高達200萬比1),無論是室內或強光環境下,顯示效果都更加出色。不過對於一些對OLED頻閃較為敏感的用戶來說,此番升級可能並不是一個好消息,但是考慮到目前採用LCD螢幕的手機已經越來越少,OLED已經成為新iPhone的標配了。
二、影像系統
出於成本考慮,iPhone SE系列一直都搭載的是後置單攝。其中SE 3搭載一顆1200萬像素、f/1.8光圈的後置攝像頭,並支援4K 60幀錄影、光學防手震、深度融合等技術。但在拍照細節、夜間拍攝和光學變焦等方面,SE 3始終略顯基礎。

與之相比,iPhone 16e配備了一顆4800萬像素的攝像頭,光圈提升至f/1.6。更重要的是,透過高解析度感光元件,16e能夠透過裁切技術產生一個虛擬的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提供2倍光學變焦效果。新加入的夜間模式和改進的圖形引擎,使得低光環境下的表現更加出色,即使在複雜的場景下也能捕捉到更多細節。雖然iPhone 16e依舊也是單攝,但在實用性上還是比SE 3強出不少。

在自拍和視訊通話方面,SE 3配備的是一顆700萬像素前攝,雖然支援深度融合與人像模式,但在細節和色彩上並無太多驚喜。 iPhone 16e則採用了1,200萬像素的前置相機,還可配合Face ID實現更安全、快速的解鎖與身份驗證。
三、晶片和AI
iPhone SE 3搭載的是A15仿生晶片,擁有6核心CPU(2個人能核+4個能源效率核)、4核心GPU以及16核神經引擎,其性能足以應付日常應用和中等強度的遊戲任務。不過由於是幾年前的產品了,所以在性能尤其是AI方面,A15已經無法滿足需求了。
iPhone 16e則搭載了最新一代的A18晶片,雖然在CPU架構上依舊維持6核心設計,但在單核心和多核心效能上分別有約47%和49%的提升。儘管其GPU核心數較iPhone 16略有減少,但根據Geekbench的測試估算,其圖形處理能力仍比SE 3提升顯著,Metal測試分數約提升56%,這意味著在運行高強度圖形任務時,16e能帶來更流暢的體驗。

更關鍵的是,A18晶片的加入為其在Apple Intelligence方面奠定了基礎。未來藉助A18的AI能力,iPhone 16e未來在智慧寫作、影像處理、語音助理等方面表現無疑會更加優秀,這也是SE 3無法企及的優勢。對於希望在手機上體驗更多尖端技術的用戶來說,這種升級無疑是一大吸引點。

四、其他方面變化
在無線連接方面,兩款手機均支援5G網絡,但都不支援毫米波(mmWave)高速連接。不過,iPhone 16e採用了全新的蘋果C1調變解調器,據稱能在網路穩定性和資料傳輸速度上提供更好的表現。此外,藍牙版本從SE 3的5.0升級到了5.3,進一步提升了連接效率和能耗管理。
長期以來,iPhone SE 3仍沿用Lightning接口,雖然在功能上能滿足日常需求,但在當今普遍採用USB-C標準的趨勢下顯得有些落後。 iPhone 16e則全面換上USB-C接口,儘管傳輸速度依舊停留在USB 2標準,但在相容性和用戶體驗上更符合現代趨勢,也為未來配件生態打下基礎。

電池續航力是衡量一款手機實用性的關鍵指標。 iPhone SE 3在本地視訊播放、串流媒體播放和音訊播放方面的續航分別為15小時、10小時和50小時;相較之下,iPhone 16e分別提升到26小時、21小時和90小時。續航的顯著提升無疑改善了用戶在日常使用中的體驗。
兩款手機在快充方面均支援使用20W充電器,在30分鐘內可充至50%。無線充電方面,雖然兩款手機都支援Qi標準,但都未引進MagSafe技術,對於一些追求便利磁吸配件的用戶來說,這一點稍顯遺憾。

在防塵防水方面,iPhone SE 3具備IP67等級,能夠承受1米深水中浸泡30分鐘;而iPhone 16e升級為IP68,支援最高6米深度的短時間浸泡。在解鎖上,SE 3採用Home鍵中的Touch ID,而16e則全面採用Face ID,透過瀏海前攝實現更為便利和安全的臉部辨識。
五、iPhone 16e究竟值得嗎?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對比,iPhone 16e在外觀設計、螢幕體驗、拍攝能力、性能表現及續航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提升,這使得它不僅是iPhone SE 3的繼任者,更是入門級旗艦的一次質的飛躍。僅從參數來看,iPhone 16e相比iPhone SE 3可以說進步不小,首發價1000元差價看上去也非常值。但如果從使用者角度看,喜歡SE系列的使用者比較喜歡小螢幕和LCD,而二者在16e上卻都不見了。
如果跟iPhone 16相比的話,iPhone 16e則顯得有些誠意不足,特別是當前iPhone 16在國內的價格已經出現下降的情況下,與16e的差價只有500元左右,從使用體驗上,iPhone 16要比16e要好上不少。
因此回到標題中的問題,如果單從升級上來說,iPhone 16e相比iPhone SE 3不可謂不大,1000元的漲價看似也不虧。但仔細想想,目前iPhone 16e 4499元的起售價放在如今的市場似乎並沒有優勢,無論是比自家的iPhone 16還是同價位的Android旗艦,競爭力度不高。不過假若之後該機價格能夠降到4000以內,對於那些想要體驗iOS生態和Apple Intelligence的用戶來說,也能算是個入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