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調變解調器技術將持續發展並可能整合在蘋果A/M系列處理器中
最新的iPhone機型包含一項獨特的技術:蘋果自行設計的C1 晶片用於處理蜂窩通信,取代了常見的高通蜂窩調製解調器。 目前,C1 晶片僅被視為避免為類似功能支付高通費用的一種方式,但它可能預示著未來的iPhone 和其他設備(包括Mac)將發生一些重大變化。
蘋果對其在iPhone 16e 中推出的首個內部蜂巢式調變解調器晶片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傳,但C1未來的版本可能會整合到A 系列晶片中,甚至是M 系列晶片中。

彭博社的一份最新報告推測,C1 的技術稍後將整合到蘋果公司的系統單晶片(SoC) 主處理器中。
這當然包括A 系列Apple Silicon 處理器,但也可能延續到M 系列Apple Silicon 晶片。 由於A 系列是M 系列晶片誕生的基礎,在A 系列中出現的開發成果最終也會應用到M 系列中。
A 系列目前主要用於iPhone 以及iPad 和iPad mini。 M 系列於2020 年首次亮相,主要用於Mac,但也是iPad Pro 和iPad Air 型號的晶片。
儘管iPhone 16e 中的C1 蜂巢晶片可以滿足當前的需求,但它目前還缺乏一些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技術,如毫米波(mmWave) 蜂窩技術。 預計未來版本的晶片將支援毫米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報告指出iPhone 17 不會採用C1 調變解調器。
儘管據說蘋果正在開發 未來的C2 甚至C3 晶片,但新的報告稱該技術將發展成為未來A 和M 系列SoC 的重要組成部分。 可以想像,這將為目前不具備蜂巢功能的機器(如未來的Mac)帶來這種功能。

C1 晶片的出現取代了先前由高通公司提供的技術,這也是幫助新款iPhone 16e 將電池續航時間提升到新境界的部分原因。 該晶片的能源效率大大高於其替代品,使iPhone 16e 的視訊播放時間可長達26 小時。這比使用高通蜂巢調變解調器的同類iPhone16長了4個小時。 C1 將於2026 年在高階iPhone 中被C2 取代,而C3 預計將於2027 年推出,屆時蘋果公司才有信心自己的機型將與高通公司的性能相當或超越高通公司的性能。
新報告推測,C 系列作為獨立晶片的應用將就此結束,如果屬實,這項發展將使該技術更加省電、成本更低,從而有可能在MacBook 系列等產品中整合蜂窩功能。
一直以來,便攜式Mac 用戶都希望他們的裝置能加入蜂巢技術,這種願望可以追溯到PowerBook 時代。 這樣,這些設備就可以連接互聯網,而不必透過iPhone 的蜂窩連接開啟”熱點”。
儘管如此,這條道路上仍存在潛在的障礙: 高通公司可能會對C1 進行仔細分析,以準備可能出現的法律挑戰。 C1 也只是提供蜂窩功能的基本晶片,隨著蜂窩服務本身的擴展和發展,它還將有更多的發展和改進。
儘管這可能還需要幾年的時間,但便攜式Mac 的擁躉們終將能夠實現他們的夙願,即在幾乎任何地方使用他們的設備上網。 在無所不在且不斷改進的Wi-Fi 標準和蜂窩連接功能之間,C1 晶片預示著蘋果現有的許多機型和未來的設備都將擁有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