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野生魚類能辨識並追隨特定人類
野生魚類能分辨人類! 一項研究發現,鯛魚能辨識潛水員個體,它們會跟隨餵食它們的潛水員,而忽略其他人。多年來,地中海一個研究站的科學潛水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問題–當地魚類會跟著他們,偷吃用於實驗的食物。 更有趣的是,這些魚似乎能辨識並鎖定曾經餵養過它們的特定潛水員,而對其他潛水員視而不見。

研究作者Maëlan Tomasek 與在地中海進行的實驗中的一位”志願者”。 圖片來源:Maëlan Tomasek
為了測試野生魚類是否真的能夠區分人類個體,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MPI-AB)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透過改變潛水裝備,他們發現野生魚類確實可以透過視覺線索將人們區分開來。
科學家著手回答一個從未在野生魚類身上測試過的問題:它們能分辨出人類嗎? 儘管一些研究表明,某些人工飼養的魚類,如箭魚,能夠在受控實驗室環境中識別人臉,但幾乎沒有證據表明野生魚類也能做到這一點。
「但從來沒有人問過,當我們進入它們的水下世界時,野生魚類是否有能力或動機識別我們,」法國巴黎水產研究所和法國克萊蒙奧弗涅大學的博士生馬埃蘭-托馬塞克(Maëlan Tomasek)解釋說。
現在,MPI-AB 的研究人員已經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測試–魚類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野生魚類確實能夠辨識人類個體。 更令人稱奇的是,它們還能記住並追隨過去餵食它們的特定潛水員。 這項發現今天(2月18日)發表在《生物學通訊》(Biology Letters)上。
野生魚類自願參與研究。 許多魚每天都來參加實驗,科學家可以透過它們的體貌特徵來認出一些魚。 圖片來源:Tomasek, Soller, Jordan (2025) Biology Letters.
研究小組在地中海一個研究地點的水下八公尺處進行了這項研究,那裡的野生魚群已經習慣了科學家的存在。 他們的實驗是在開放水域進行的,魚類作為”自願的志願者”參與了實驗,它們可以隨意進出,”MPI-AB 的本科生Katinka Soller 解釋說,她和Tomasek 是這項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
第一實驗階段–訓練–測試魚類能否學會跟隨單一潛水員。 訓練潛水員索勒一開始試圖吸引當地魚類的注意;她穿著鮮紅的背心,在遊過50 公尺長的距離時餵魚。 隨著時間的推移,索勒逐漸去除了那些顯眼的提示,直到她穿上普通的潛水裝備,把食物藏起來,等魚兒跟著她遊滿50 米後才餵食。
在海洋站棲息的數十種魚種中,有兩種鯛魚特別願意參加訓練課程。 我們最熟悉的鯛魚是買來吃的,但它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意願卻讓科學家們大吃一驚。
索勒說: 「一旦我進入水中,只需幾秒鐘,我就會看到它們向我遊來,似乎是從哪裡冒出來的。魚不僅學會了跟隨她,而且每天都有同樣的魚來參加課程。索勒甚至還給它們起了名字:” 伯尼的背上有兩片閃亮的銀色鱗片,阿爾菲的尾鰭上有一個咬痕。 “
經過12 天的訓練,大約有20 條魚在訓練游泳時可靠地跟隨索勒,她可以根據體貌特徵認出其中幾條魚。 透過識別參與實驗的魚類個體,為下一階段的實驗做好了準備:測試這些魚類是否能將索勒與另一名潛水員區分開來。
這次,索勒與托馬塞克一起潛水,托馬塞克的潛水裝備與她的略有不同,特別是潛水衣和鰭的一些色彩部分。 兩位潛水員從同一地點出發,然後朝不同的方向游去。 第一天,魚兒們同樣跟著兩名潛水員。索勒說:”你可以看到它們在掙扎著決定追誰。”
但托馬塞克從不給跟隨他的魚餵食,因此從第二天開始,跟隨索勒的魚的數量明顯增加。 為了證實魚兒們正在學習辨識正確的潛水員,研究人員從一大群魚中挑選了六條魚進行單獨研究,發現其中四條魚在實驗過程中表現出強烈的正向學習曲線。托馬塞克說:”這是一個很酷的結果,因為它表明,魚兒並非只是出於習慣或因為有其他魚兒在那裡而跟隨。它們對兩種潛水員都有意識,對每一種潛水員都進行了測試,並了解到卡廷卡在游到終點時會產生獎勵。”
但是,當索勒和托馬塞克穿著相同的潛水裝備重複試驗時,魚兒們卻無法分辨它們。 科學家認為,這有力地證明了魚類已經將潛水裝備的差異,很可能是顏色,與每個潛水員聯繫在了一起。托馬塞克說:”幾乎所有的魚類都有顏色視覺,因此海鯛學會根據身體上的顏色斑塊聯想到正確的潛水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水下,我們也是如此。”索勒說:”潛水面罩會扭曲人臉,因此我們通常依靠潛水衣、鰭或其他部分裝備的不同來辨認彼此。”作者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魚類可能已經學會注意人類更細微的特徵,如頭髮或手,以區分潛水者。 “索勒補充說:”我們已經觀察到它們靠近我們的臉,仔細觀察我們的身體。 “就好像它們在研究我們,而不是反過來。”
這項研究證實了許多關於動物(包括魚類)識別人類的軼事報導;但它更進一步,在完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了專門的實驗。 科學家發現,野生魚類可以很快學會使用特定的線索來識別人類個體,因此,許多其他魚類物種,包括我們的寵物,也可以識別特定的模式來識別我們。 這種機制是個體間,甚至是跨物種的特殊互動的基礎。
資深作者亞歷克斯-喬丹(Alex Jordan)是MPI-AB 小組的負責人,他說:”這些動物在復雜的世界中穿梭,每時每刻都在與無數不同的物種打交道,但它們卻能根據視覺線索識別人類,這並不讓我感到震驚。 我想最令人驚訝的是,我們會對它們的識別能力感到驚訝。
托馬塞克補充說:”人類與魚類這種在進化樹上與我們相距甚遠的動物建立聯繫,可能會讓人感到奇怪,因為我們無法直觀地理解這種關係。 但是,只要我們留心觀察,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可以跨越數百萬年的進化距離。 現在我們知道它們能看到我們,是時候讓我們看到它們了。”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