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出土的古代頭骨揭示了一種3000萬年前的頂級掠食者
科學家在埃及的沙漠沙地下發現了一個幾乎完整的Bastetodon 頭骨,這是一種有3000 萬年歷史的食肉動物,曾經統治著這片古老的土地。這種豹子般大小的食肉動物有著可怕的咬合力,它在法尤姆茂密的森林中–現在是一片乾旱的荒地上獵殺早期的大象、河馬和靈長類動物。

在埃及發現的一個罕見頭骨揭示了3000 萬年前的頂級食肉動物Bastetodon。 這項發現改寫了我們對古代食肉動物的認識,證明非洲的鬣齒獸有著自己的進化路徑。 (Bastetodon可能出現的藝術作品)圖片來源:Ahmad Morsi 編輯
埃及沙漠中的一項重大發現使科學家確認了一種新的鬣齒獸目(Hyaenodonta)物種。 這項發現–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是了解史前食肉動物的一個罕見的重大突破。
新命名的Bastetodon是一種豹形哺乳動物,擁有鋒利的牙齒和強大的下顎肌肉,顯示出強大的咬合力。 作為當時最主要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很可能在早期靈長類動物(即現代人類的祖先)開始進化時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今天(2月17日)發表在《古脊椎動物學雜誌》上的研究詳細介紹了Bastetodon如何在埃及法尤姆曾經茂密的森林–現在是一片乾旱的沙漠–捕食靈長類動物、早期河馬、大象和鬣狗。

薩勒姆教授、資深作者和薩勒姆實驗室團隊成員在發現考察中。 圖片來源:赫沙姆-薩拉姆教授
主要作者、來自曼蘇爾大學和開羅美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Shorouq Al-Ashqar 描述了發現的那一刻:”幾天來,研究小組精心挖掘了可追溯到約3000 萬年前的岩層。就在我們即將結束工作的時候,一名隊員發現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東西–從地下伸出的一排大牙齒。 他興奮地大叫起來,這標誌著一個非凡發現的開始:一個古代頂級食肉動物近乎完整的頭骨,這是所有古脊椎動物學家夢寐以求的。”
Bastetodon屬於已滅絕的食肉哺乳動物中的一個物種,被稱為鬣齒獸目。 鬣齒獸的演化比貓、狗和鬣狗等現代肉食動物早得多。 恐龍滅絕後,這些長著類似鬣狗牙齒的肉食動物在非洲的生態系統中捕食。

主要作者Shorouq Al-Ashqar 與Bastetodon syrtos 頭骨和Bastet 雕像。 圖片來源:赫沙姆-薩拉姆教授
團隊以”Sallam Lab”為名,以古埃及貓頭女神Bastet 的名字為標本命名,Bastet 象徵著保護、快樂和健康。 這個名字是對標本發現地的認可,該地區因化石和古埃及文物而聞名。 這個名字也是對這種可怕的豹形食肉動物短小、像貓一樣的鼻子和牙齒(”-odon”的意思是”牙齒”)的讚美。
它的頭骨是在薩拉姆實驗室對法尤姆窪地的考察中出土的,該地區的挖掘揭示了非洲哺乳動物約1500萬年進化史的一個重要時間窗口。 這個時間跨度不僅捕捉了從始新世全球暖化到漸新世全球變冷的過渡時期,而且還揭示了這些氣候變遷如何在塑造我們今天仍然看到的生態系統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除了新發現的古生物之外,Bastetodon的發現也讓研究團隊重新評估了120多年前在法尤姆岩石中發現的一組獅子大小的鬣齒獸。
在他們的論文中,研究小組還創建了Sekhmetops屬來描述這一具有百年曆史的材料,並以此紀念古埃及神話中的獅頭憤怒和戰爭女神塞克梅特(”-ops”意為”臉”)。 1904 年,Sekhmetops被歸入歐洲鬣齒龍群。 研究小組證明了Bastetodon和Sekhmetops都屬於實際上起源於非洲的一類恐龍。 在古埃及,Bastet 經常與Sekhmet 聯繫在一起,使這兩個屬在科學和象徵意義上聯繫在一起。
該研究表明,Bastetodon和Sekhmetops的近親從非洲出發,經過多次傳播,最終到達亞洲、歐洲、印度和北美洲。 在1800萬年前,這些鬣齒獸的一些近親是地球上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
然而,全球氣候的巨變和非洲構造的變化使非洲大陸出現了現代貓科動物、狗和鬣狗的近親。 隨著環境和獵物的變化,特化的肉食性鬣齒獸的多樣性逐漸減少,最終滅絕,留下我們的靈長類近親面對新的對手。
“Bastetodon的發現是了解鬣齒獸多樣性和演化及其全球分佈的一項重大成就,”Shorouq補充說。 “我們迫切希望繼續進行研究,以揭示這些遠古掠食者與其所處環境之間隨著時間推移和跨越大陸的錯綜複雜關係。”
最後,共同作者、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杜克大學狐猴中心自然歷史博物館化石館長馬特-博思博士說:”法尤姆是非洲最重要的化石區之一。沒有法尤姆,我們對非洲生態系統的起源以及非洲哺乳動物(如大象、靈長類動物和鬣齒獸等)的進化知之甚少。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