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為何能孕育出「六小龍」?記者實踐解業內歸納三大成因
群核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衝刺「全球空間智慧第一股」。這是「杭州六小龍」中首家啟動上市進程的公司。近期,當深度求索(DeepSeek)攪動大模型市場格局時,也帶火了同城五家獨角獸企業-宇樹科技、杭州遊科互動科技、雲深處科技、強腦科技、群核科技,它們被統稱為「杭州六小龍」。
「杭州六小龍」現象引發了各界的思考與討論,並紛紛拋出疑問:杭州為何能孕育出六家極具潛力的企業?又憑什麼讓其在全球巨頭扎堆的科技領域脫穎而出?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奔赴杭州,實地探訪“六小龍”,試圖求解“六小龍”在杭州成功孕育的原因。
地鐵5號線串起來的「小龍」們
杭州地鐵5號線是一條串聯起餘杭、西湖、拱 、上城、濱江和蕭山等城區的軌道交通大動脈。記者實探發現,這條地鐵線串起了「六小龍」中的四條「小龍」。

(匯金國際大樓)
從杭州5號線寶善橋站出站,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DeepSeek所在地匯金國際大廈。早上8點半,或許還未到上班高峰期,透過閘機進入大樓的員工並不多。

自從出圈以來,DeepSeek一直保持低調,無論大廈外觀還是大堂,都找不到任何DeepSeek的標誌。記者隨機詢問同棟大樓的上班族,甚至有人不知道DeepSeek與自己在同一棟大樓辦公。
從寶善橋站搭乘9站到達江暉路站,同樣距離站點不到1公里,峰達創意園入門的一棟大樓,坐落著全球市佔率已達60%的機器人公司宇樹科技。蛇年春晚上,16名穿著花坎肩、拿著手絹扭秧歌的人形機器人即來自該公司。

與DeepSeek高大上的辦公環境不同,宇樹科技顯得相當不起眼,同一棟大樓的識別牌上,一邊是宇樹科技,另一邊是另一家機器人公司。記者到達時,宇樹科技工作人員正在展示四足機器人的強大功能,展廳陳列著不同型號的機器人。

(宇樹科技展示四足機器人)
自去年5月宇樹科技G1發表以來,這款會做煎蛋、能徒手砸核桃的人形機器人便成為了全球的焦點。 2月14日,宇樹科技發布最新影片稱,G1機器人實現演算法升級,可任意舞蹈任意學。在影片中,G1機器人無論面對何種舞蹈挑戰,都能輕鬆駕馭,實現行雲流水般的表演。 5號線另一頭金星站不遠處是中國(杭州)人工智慧小鎮,腦機介面產業領導者強腦科技就隱藏在其中的一棟建築物裡。在該公司展廳,記者見識到了智能仿生手的強大功能,只見體驗官輕抬智能仿生手,手中的筆便在紙張上行走,筆鋒蒼勁有力,盡顯筆墨韻味。另一位體驗官穿上智慧義肢後步履矯健,若不是他撩起褲管,旁人很難察覺他是截肢者。據了解,該體驗官是強腦科技的員工,全程參與了產品的研發。
強腦科技合夥人何熙昱錦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2018年,杭州未來科技城到波士頓考察項目,聽說有我們這樣一家公司,便找上門了解了公司的進展,隨後拋出橄欖枝,希望我們搬到杭州。”

(強腦科技所在的園區)
這也是強腦科技2015年在美國成立,卻在2018年搬到杭州,並把總部設在這裡的原因。成立10年來,強腦科技已是全球融資額最大、投入研發體量最大的兩家腦機介面公司之一,另一家是馬斯克的Neuralink,同時也是全球首家高精準度腦機設備10萬台量產的腦機介面公司。
群核科技則位於5號線的三壩站附近。身為空間智慧實踐者,群核科技起步於太空設計領域,目前已沉澱了大量、三維可互動的室內場景認知資料集,提供給機器人等在虛擬場景中泛化學習。

「2018年,公司首席科學家收到了一封郵件,來自矽谷的一家巨頭公司。最初同事們都以為是詐騙郵件,因為很難想像,一家矽谷巨頭會主動給遠在杭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出合作邀約。」2月11日,群核科技品牌公關負責人負責人:此巨頭
打磨產品要耐得住寂寞
記者在訪談中感受到,在AI領域這個巨頭林立、競爭白熱化的「紅海」中,杭州「小龍」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關鍵因素之一即是耐得住寂寞,數年如一日地潛心打磨產品。
「大眾可能是透過春晚才知道宇樹科技,但在資本圈和產業圈,宇樹科技早就出圈了。」敦鴻資產合夥人鄭華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創投圈流傳,宇樹科技融資份額,比春晚的門票還難搶。」
敦鴻資產2022年參與了宇樹科技B輪融資。談到當時入股,鄭華良透露,“入股首先是看好四足機器人行業的前景,相比輪式機器人,發展潛力巨大。其次,投委會決定投宇樹科技,很大程度上因為其創始人王興興,看中的是他的創業者精神。”
2009年寒假,剛讀大一的王興興,嘗試製作了一個小型雙足人形機器人,然而行走效果並未達到預期。大一下學期和大二開學完善後,機器人仍只能勉強行走和做簡單的動作。
「王興興讀書時就開始琢磨機器人,那時機器人研究還屬於小眾邊緣方向,鮮有人問津,但他依然心無旁騖地打磨產品與技術,這種甘坐’冷板凳’的創業者精神是我們最為看重的。」鄭華良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耐得住寂寞」被認為是「杭州六小龍」的共通性之一。面對“潑天富貴”,DeepSeek婉拒一切採訪,稱將“專注於研究和發展”。
DeepSeek創辦人梁文鋒在去年7月接受的一次訪談中稱,從未想過要成為顛覆者,一切只是意外,「我們的目標不是快速盈利,而是推動技術前沿的發展,從根本上促進整個生態的成長」。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何熙昱錦很忙,有時每天都會接上百通電話。 「大眾對腦機介面的普遍關注還需要時間,但我們做技術,就要耐得住性子。」何熙昱錦說,「10年前,大家可能都沒聽過腦機接口,我們之所以孤獨地往前走,源自我們相信技術可以深遠地改變人類。”
在何熙昱錦看來,腦機介面是一項底層技術,可以賦能千行百業,目前只是一片熱帶雨林長出了幾棵樹,未來這片熱帶雨林要成長出成千上萬棵樹。
強腦科技希望未來10年內,能幫助100萬名殘障人士透過腦機介面技術恢復生活。 「這是我們在這個小小領域的一個心願。」何熙昱錦說。群核科技則甘當配角,在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浪潮中,為具身智慧企業進行人形機器人探索與研究提供合成資料訓練支援。 「我們致力於為具身智慧企業提供物理正確的合成數據解決方案,為其打造一個供機器人訓練的三維可交互訓練平台。」王沛君期待著,「每一個人形機器人在進入千家萬戶之前,都能在我們的平台上用我們的三維可交互數據完成虛擬世界的訓練,以保證更好地走進物理世界。」
在鄭華良看來,杭州的軟實力很強,就生活環境而言,杭州在全國範圍內可歸入第一梯隊,舒適度較高,員工也就更能靜下心來打磨產品。
偶然性中的必然性
在杭州實地走訪時,記者試圖求解,為何「六小龍」誕生在杭州?當記者將這個問題拋給企業和投資人時,答案出奇的一致。
敦鴻資產近幾年投資的杭州企業並不少。在鄭華良看來,“宇樹科技和DeepSeek等幾家世界級現象產品同時出圈以及’六小龍’概念的誕生,有著很大的偶然性,但杭州能誕生幾條’小龍’,這又存在必然性。”
這樣的觀點,在記者走訪「六小龍」相關公司時也得到了驗證。無論是強腦科技還是群核科技,都認同這一偶然性中帶著必然性的結論。在王沛君看來,杭州孕育出兼具創新與先進性的企業,是一種必然趨勢,至於這些企業是否會像當下這般被識別、歸類為“六小龍”,或許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這次因『六小龍』出圈的契機,讓大家關注到了杭州,即便沒有這樣的契機,這些公司有一天也會嶄露頭角,因為杭州具備培育出優質公司的土壤。」何熙昱錦表示。
記者綜合各方觀點,歸納出杭州培育出「六小龍」主要在於三大因素:
一是政府前瞻性招引新創企業並給予真銀白銀的支持。 「回國時,杭州’一企一策’,從研發、人才以及辦公空間等方面給予了我們支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何熙昱錦感慨,“2018年,杭州就願意前瞻性地支持初創企業的發展,這對於早期公司的意義非常重大,讓我們感覺到被認可、被鼓舞。”
群核科技創辦人在美國攻讀研究所期間,浙江省相關政府人員赴美國考察時的推廣,吸引了創辦人回國創業。在對比了國內幾個城市後,群核科技最終選擇落腳杭州。 “創始人黃曉煌當時拿到了杭州上城區政府提供的150萬元補助。”王沛君說,“正是這樣的人才政策,杭州吸引了眾多人才,能夠支撐創新企業成長。”
鄭華良也曾在杭州工作多年,據他觀察,杭州不像一些城市只熱衷於挖龍頭企業,反而更注重給予中小微企業充分的成長空間,「對許多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較大,尤其是人才政策,補貼實實在在、不折不扣地發放」。
2月10日,杭州宣布將統籌15.72%的現有產業政策資金,集中投向優質新質生產力,增加對通用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的支持,希望培育更多類似DeepSeek、宇樹科技的創新企業。
二是「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從國外遷來的強腦科技創始團隊,起初擔心政府部門很難打交道,團隊能否適應。 「我們落地杭州後,發現與杭州市區兩級政府打交道都非常輕鬆,他們確實做到了’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這讓我們可以聚焦在技術產品研發領域。」何熙昱錦說。
三是創新創業的氛圍濃厚。 「杭州是個創新創業氛圍很濃的城市,晚上八、九點甚至更晚,很多中小企業辦公室的燈還亮著,但有些城市一到下班點,公司員工基本上都走了,很少有人留下來加班,創業氛圍就較淡。」鄭華良說。
在鄭華良看來,杭州堪稱一座複合城市,既有阿里巴巴、網易等數位經濟龍頭企業,也有海康威視等製造業鍊主企業,城市軟硬體結合可以產生許多交叉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六小龍」中,創辦人來自浙江大學的有三家,分別為DeepSeek、雲深處科技和群核科技。畢業於浙江大學的鄭華良表示,浙大本身就是全國高校裡創業率最高的,且遠遠領先第二名,“每個浙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會被竺可楨老校長的靈魂提問’諸位在校,有兩個問題應該自己問問:第一,到浙大來做什麼?第二,將來要做什麼的任務?
在交談中,王沛君回憶稱:「公司創始人剛回國創業時,公司體量較小,人才招聘並非易事,去高校宣講時,一些高校學子更傾向於互聯網大廠和金融機構的崗位,而感染到杭州創業精神的浙大學子,則更願意投身前沿賽道。」
「浙江大學倡導的求是創新精神,與杭州這座創新創業的城市,相互成就。」鄭華良說。
時報觀察丨讓更多「六小龍」展現東方力量
近期,「杭州六小龍」火爆出圈,從推出火爆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杭州遊科互動科技,到開發大模型的AI公司深度求索,再到開發扭秧歌機器人的宇樹科技;從深耕腦機接口領域的強腦科技,到聚焦智能機器人製造的雲生科技,再到研髮雲設計軟體技術科的廣袤科技群被稱為海洋力量的東方造亞科技,再到東方研髮科技法。
“為何是杭州?”“杭州做對了什麼?”“該向杭州學習什麼?”
《黑神話:悟空》遊戲主創馮驥曾說,“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看城市的產業發展,倘若只看到“修成正果”的當下,忽視了自身的功能定位、優勢特點、發展階段,容易“刻舟求劍”,甚至“喜新厭舊”“捧高踩低”。更重要的是需要保持長期主義,學習如何負芒披葦,化解「九九八十一難」。
「杭州六小龍」的一鳴驚人絕非偶然,而是杭州這座城市在產業培育、創新驅動方面長期累積與精準發力的必然結果。在諸多報道中,杭州的兩大「特立獨行」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以前瞻眼光建構現代產業體系。杭州早早跳出“產業舒適區”,把戰略重點精準投向科技創新領域。當行動互聯網紅利漸退,杭州率先轉向「硬核創新」。從2017年成立之江實驗室到2022年餘杭區規劃千畝AI產業園,逐漸形成「算力基建—演算法研發—場景落地」新架構。 DeepSeek的崛起正是得益於杭州豐沃的產業土壤。
二是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堅持有所不為。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一張評價杭州營商環境圖,其中提到,「公司整個入駐過程、補貼申請過程,沒吃過一頓飯,沒喝過一頓酒,沒送過一根煙」「答應你的政府補助,按約定時間自動打款,無需你問、再去催、再去請吃飯」「辦完,政府部門的人就消失」。 2023年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杭州合約執行效率指標排名全球第12位,超過矽谷所在地舊金山的第19位。杭州人才淨流入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是年輕人創業就業的優選地。
透過找準方向、不斷“打怪升級”,杭州拾級而上。於其他城市而言,杭州的經驗彌足珍貴。但是,也需要明確,各地的資源禀賦、基礎條件不同,經驗可以藉鏡但不能簡單照抄,應堅持因地制宜,警惕「一哄而上」。
當今之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正以洶湧澎湃之勢席捲,在時代的廣闊版圖上,新領域、新賽道、新機遇不斷湧現。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期待各地在發展新質生產力、在科技創新中,相互學習、相互啟發、相互借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