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小龍」首個IPO來了群核科技再遞表,「空間智能」有新故事?
與DeepSeek、宇樹科技、遊戲科學並稱「杭州六小龍」的杭州群核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群核科技」),又一次開啟了IPO計畫。若成功上市,其可望成為「全球空間智慧第一股」。群核科技並非首次嘗試IPO。早在2021年,它就曾瞄準美股市場,定位為“3D雲端設計第一股”,但未能如願。四年後的今天,群核科技轉戰港股,定位變化的背後,與四年前相比,群核科技的業務基本面發生了哪些變化?

四年過去了,業績有何變化?
群核科技成立於2011年,公司三位創辦人分別為黃曉煌、陳航、朱皓,其中黃曉煌曾在英偉達負責CUDA開發。早在2021年6月時,「群核科技」就曾向美國遞交招股書擬赴納斯達克上市。
彼時,公司主打的概念為“3D雲端設計第一股”,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群核科技更多的是一家“家裝SaaS”平台,是繼齊家網成為“互聯網家裝第一股”後,有望第二家上市的“互聯網家居裝飾企業”。據彼時群核科技招股書內容,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群核科技實現營業收入2.82億元、3.53億元以及1億元,營收主要來自付費用戶訂閱;同期淨虧損分別為2.60億元、2.97億元、1.17億元虧損,收低。
由於虧損及當時上市審核程序等多方原因,群核科技並未能如願上市,此後IPO事宜一度擱淺。而今,再度重啟IPO,基本面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根據群核科技最新招股說明書,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公司營收分別為6.01億元、6.64億元及5.53億元;同期,公司經營虧損4.02億元、2.94億元及1.53億元;同期,公司經營虧損4.02億元、2.94億元及1.53億元;同期,但公司經營虧損4.02億元、2.94億元及1.53億元;

若依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群核科技經調整虧損淨額分別為7.04億元、6.46億元及4.22億元,近三年累計虧損17.72億元。

根據招股書說明,公司產生經營虧損主要因公司的業務性質、持續致力進行研發及成長策略有關,雲原生訂閱產品通常需要在產品開發及客戶獲取方面進行大量前期投資,以提高市場接受度。隨著產品部署規模持續擴大及客戶群成長,這將帶來更高的利潤率。
然而有趣的是,在群核科技的研發之初,公司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研發投入分別為4.38億元、3.91億元及2.63億元,佔總收益72.9%、58.9%及47.626億元趨勢億元,佔總收益53.4%、53.7%及44.9%,呈成長趨勢。

長期虧損背後,與真實營收能力並不對等的研發及銷售等成本支出,意味著公司在業績經營過程中存在大量有待優化的空間。
空間智能,也是紅海一片
根據群核科技最新招股書內容,目前群核科技旗下主要包含空間設計軟體酷家樂、海外版產品Coohom,以及面向室內環境AI開發的下一代空間智慧解決方案群核空間智慧平台(SpatialVerse)三大產品矩陣。
其中,酷家樂是公司最為核心的「現金牛」產品,這也是四年前群核科技啟動赴美上市時的主打產品。根據沙利文數據,以2023年平均MAU數目計算,酷家樂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空間設計平台。然而一個值得注意的現像是,自2022年以來,該公司的企業客戶平均訂閱收入和大客戶淨留存率都出現了下滑。


2022年、2023年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群核科技分別服務3,3058名、4,1070名及45,548名企業客戶。每位顧客訂閱收入分別為14826元、13704元及13593元,呈現下滑趨勢。而在淨收入留存率方面,同期公司企業客戶及大客戶留存率均出現下滑,分別為112.3%、106%及104.2%,及127.6%、115.5%及114.1%。
客戶訂閱收入及留存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公司產品用戶黏性的下滑。
而在海外版產品Coohom方,這一同樣是公司四年前上市時便已推出的產品,雖然代表著公司全球化市場的無限可能,但目前在整體營收中佔比較小——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僅佔約7.4%總營收份額。
而空間智慧平台(SpatialVerse),是群核科技2024年11月才推出的新產品,也是公司此次啟動IPO招股核心定位「全球空間智慧第一股」的重要支撐。這款產品雖然可被視為公司為AIGC、具身智能、AR/VR、機器人等領域公司提供精確3D空間合成數據的核心能力支持,未來也可能有著廣闊的前景,但短期來看難以快速轉變為核心盈利支撐。
在與新浪科技溝通中,某定位物理AI仿真係統與世界基礎模型構建的初創企業創始人李通(化名)對直言,“空間智能範圍比較大,其實是蘋果Vision pro提出空間計算的後續延伸產物,有點概念至上,但真正落地還得與具體行業領域結合,而且目前這一領域3D生成等技術尚未成熟,成本平衡難,面臨壓力收益。”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事實上與空間智慧相關的業務佈局,並非僅是群核科技一家獨有的提法。 「目前家電領域的海爾集團,乃至於華為、百度等企業,也都先後推出各自的空間智能產品及相關方案,行業競爭激烈,群核科技作為未上市企業,在數據積累及相關技術儲備方面,與上述企業均有不同程度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