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PA宣布了NOM4D計畫的重大轉變進入在軌空間建造測試階段
NOM4D計劃是太空技術發展大趨勢的一部分,預計到2030年將取得重大進展。 這些趨勢包括頻繁的軌道發射、定期的月球任務、機器人太空船的在軌加油以及能夠在太空中建造結構的自主機器人。 NOM4D 的最新突破將進一步擴大這一未來設想的可能性。

DARPA宣布了NOM4D計畫最後階段的重大轉變,從實驗室測試過渡到小規模軌道展示。 此舉旨在評估太空中的新型材料和組裝技術,標誌著開發大型軌道結構邁出了關鍵一步。
NOM4D計畫於2022年啟動,旨在克服太空建設中的一個基本挑戰:火箭貨物整流罩的尺寸和重量限制。 DARPA 的創新方法不是依靠預先折疊或壓實的結構,而是將輕質原料儲存在火箭整流罩中進行在軌組裝。 這樣就能建造出比現在大得多、品質效率更高的結構。
在該計劃前兩個階段研究團隊取得重大進展的鼓舞下,DARPA現已批准進行太空測試–這是實現軌道製造的關鍵里程碑。

加州理工學院與Momentus 公司合作,在Momentus Vigoride 軌道服務飛行器上展示其自主機器人組裝技術。 這項自由飛行實驗計畫於2026 年2 月由SpaceX 獵鷹9 號火箭發射,將在太空中建造一個直徑1.4 公尺的圓形桁架。 該結構由輕質複合纖維長桿製成,將模擬天線孔徑的結構–這是建造大規模太空基礎設施的關鍵步驟。
同時,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已經開發出一種高精度的太空複合材料成型過程。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將與旅行者太空公司(Voyager Space)合作,於2026 年4 月在國際太空站上展示這項技術。 實驗將採用獨特的”正面聚合”方法,無需大型高壓滅菌器即可硬化碳纖維結構,這是一項突破性技術,可用於製造大型太空結構。
佛羅裡達大學雖然沒有參與軌道演示,但透過對雷射金屬板彎曲技術的研究為該計劃做出了貢獻。 透過與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合作,這項工作可以為未來的天基建設提供關鍵的製造能力。

這些演示的成功可能會對商業太空企業和國家安全利益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DARPA NOM4D專案經理安德魯-德托爾(Andrew Detor)介紹,這些進展可以擴大到建造直徑100公尺的射頻天線,從而提高對星際空間的態勢感知能力。
除國防應用外,NOM4D計畫還有助於建立太空製造生態系統,為軌道加油站、天基太陽能發電場以及其他商業和國家安全基礎設施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