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超新星的爆炸在1.1萬年後看起來仍然令人驚嘆
在南天的天空中,用肉眼很容易就能發現船帆座,但它的許多隱密之美卻不為人知。 它最令人嘆為觀止的特徵之一是船帆座超新星殘骸–這是一個巨大而複雜的結構,由11,000 年前一顆大質量恆星爆炸形成。

隱藏在南天的船帆座擁有宇宙傑作–1.1 萬年前一顆超新星爆炸的驚人殘餘物。 VLT 巡天望遠鏡捕捉到了這一令人著迷的場景的精美細節,展示了粉紅色和橙色細絲的漩渦舞,就像一隻凝固在時間中的天鳥。 圖片來源:ESO/VPHAS+ 團隊。 鳴謝:中國科學院大學
這張影像捕捉了該遺跡的一小部分,是位於智利沙漠ESO的帕拉納爾天文台的VLT 巡天望遠鏡(VST)拍攝的更大、更精細的馬賽克的一部分。
粉紅色和橙色的漩渦狀氣體絲在場景中交織,勾勒出一隻大鳥的鬼魅輪廓,它有著寬大的火紅翅膀,眼睛是一顆閃耀著粉紅色光芒的恆星。 無數的恆星散落在背景中,為這迷人的宇宙景觀增色不少。
當大質量恆星的生命走到盡頭時,它們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排出外層物質。 這些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穿過周圍的氣體,對其進行壓縮和重塑。 這就是這裡看到的錯綜複雜的細絲結構的形成原因,這些細絲因爆炸時釋放的能量而閃閃發光。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