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地天體探測器(NEO Surveyor)已通過了關鍵的設計審查
NASA 的”近地天體探測器”(NEO Surveyor)已經通過了關鍵的設計審查,為建造和測試掃清了道路。這台紅外線望遠鏡將是首個專門用於探測危險小行星和彗星的太空任務,計劃在不早於2027年發射。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首個行星防禦專用望遠鏡–近地天體勘測器(NEO Surveyor)在通過關鍵的設計審查後,正向發射推進。 它將利用紅外線探測技術發現難以觀測的小行星。 資料來源:NASA/JPL-Caltech
2月6日,NASA的近地天體巡天探測器(Near-Earth Object Surveyor)在位於南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順利通過了關鍵設計審查(CDR)。 經過三天的深入介紹,NASA 常設審查委員會確認該任務符合所有要求的技術和性能標準。 隨著這一里程碑的實現,該項目現已進入下一階段的建造和測試。
太空船的儀器外殼最初是在JPL 建造的,然後送往休士頓的NASA 約翰遜太空中心進行環境測試。 這些測試模擬了發射和太空的惡劣條件,以確保設備的耐用性。 外殼很快就會返回JPL 進行進一步的開發。
同時,安裝在大型鋁製結構光學望遠鏡組件中的任務望遠鏡正在JPL 進行最後測試。 今年春天,望遠鏡和儀器外殼將被運往位於猶他州洛根的空間動力學實驗室(SDL),在那裡將對剩餘的子系統進行整合和測試。
作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首個專為行星防禦而設計的天基探測任務,近地天體勘測者將尋找、測量和描述可能對地球造成危害的最難發現的小行星和彗星。 雖然這些近地天體不會反射太多可見光,但由於太陽的加熱作用,它們會發出明亮的紅外線。
近地天體巡天者任務計畫於2027年底發射,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Amy Mainzer教授代表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領導。 該任務由噴射推進實驗室(JPL)開發,由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的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行星任務計畫辦公室負責監督。
包括BAE 系統公司、太空動力學實驗室(SDL)和Teledyne 公司在內的幾家航空航太和工程公司已簽約建造太空船及其儀器。 位於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大氣和太空物理實驗室將負責飛行任務的運行,而位於加州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的IPAC 將處理勘測數據並製作飛行任務數據產品。 由加州理工學院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管理的JPL 正在監督太空船的開發。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