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m Supersonic實現了沒有音爆的超音速飛行
如果您最近一直在關注航空新聞,您一定會注意到Boom Supersonic 公司最近剛剛通過其XB-1 演示飛機突破了音障,最大的亮點是在其”無轟鳴聲”巡航過程中,地面上沒有人聽到響亮的音爆。

自從70 年代中期協和號飛機以超過2 馬赫(約合1354 英里/小時或2180 公里/小時)的驚人速度運送商業乘客橫渡大洋以來,超音速飛行就風靡一時。問題是,超音速飛行意味著一定會產生音爆。 雖然當你在航展上聽到你最喜歡的美國空軍或海軍戰鬥機飛過時,它們聽起來可能很酷,但事實上,破碎的窗戶、受驚的寵物和牲畜,以及其他令人討厭或破壞財產的東西就沒那麼酷了。 美國聯邦航空局在1973年民用超音速飛行尚未出現時,就已經將噴射機的飛行速度限制在亞音速。

新創公司Boom Supersonic的使命是生產一種名為”序曲”(Overture)的商用超音速噴射機,這種噴射機可以將橫跨美國的飛行時間縮短90 分鐘,或將橫跨大西洋的飛行時間縮短一半。
Boom公司的XB-1驗證機於2024年3月首飛。 2024 年10 月,XB-1 以超音速飛行。 而就在兩週前,XB-1 才首次突破音障,在加州莫哈韋沙漠上空試飛時達到1.122 馬赫。 在XB-1 之前,還沒有其他自主研發的噴射機突破過音障……而且該公司在試飛時地面上沒有聽到任何音爆。
Boom Supersonic 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Blake Scholl)表示:「XB-1 在首次超音速飛行中三次突破音障–沒有發出爆鳴聲。這證實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念:超音速旅行可以是經濟實惠、可持續的,而且對機上和地面的乘客都很友好。”
XB-1 使用專為Overture設計的渦流扇推進系統,名為”交響”。 它是一種不使用後燃燒器的雙蝸殼中旁路渦輪風扇,起飛時可產生35000 磅(15876 公斤)的推力和維持1.7 馬赫的速度。
根據Boom 網站的介紹,”與亞音速渦輪風扇不同,這種新型推進系統將包括一個由Boom 設計的軸對稱超音速進氣口、一個可變幾何形狀的低噪音排氣噴嘴和一個被動冷卻的高壓渦輪”。

這種設計使XB-1 能夠在3 萬英尺(9144 公尺)以上的高空突破音障,這就是所有這些重要部件發揮作用的地方。 就在3 萬英尺左右,空氣密度和溫度的變化產生了一種被稱為馬赫截止物理學的現象。
當飛機(或任何物體)的速度超過被稱為1 馬赫的聲速時,這個速度會因高度、溫度和氣壓的不同而發生巨大的變化:在海平面的額定大氣條件下為767 英里/小時(1235 公里/小時),而在35000 英尺(10668 公尺)的高度則會達到約/小時馬赫分界線”,否則衝擊波會向上反彈,消散在大氣中。
早在20 世紀30 年代,西奧多-馮-卡爾曼(Theodore von Kármán)等空氣動力學家就已經開始建立衝擊波傳播的理論模型,以及大氣條件如何影響音爆。 1947 年,當老查克-耶格爾駕駛X-1 號飛機突破音障時,他的速度超過了人類的飛行速度,科學家們也因此對音爆的傳播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到了10 世紀60 年代,人們已經對高度、溫度和風層如何影響衝擊波折射有相當深入的了解。

Boom Supersonic 公司打算製造的Overture 客機效果圖
如果我們很早就知道這一點,為什麼不早點行動呢? 這是因為效率和技術組合還不太適合。 例如,協和式飛機依靠其渦輪噴射發動機的強大動力,通過後燃燒達到2 馬赫的速度,因此無法保持在馬赫數範圍內。
如今,隨著自動飛行控制、大氣建模等技術的發展,以及效率更高的引擎設計的出現,讓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洛克希德(Lockheed)和現在的Boom 等公司正在將這些先進技術投入實際應用,以使更安靜、更快速和更永續的超音速飛行成為可能。
日本航空、美聯航和美國航空已經向Overture下了總共130架飛機的訂單。 同樣,Boom 公司已經在北卡羅來納州格林斯博羅建造了Overture 超級工廠,預計每年將生產多達66 架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