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6,600萬年前的恐龍骨骼中發現膠原蛋白
多年來,科學家普遍認為,化石化過程會破壞所有原始有機分子,使化石缺乏原始生物物質。然而,由利物浦大學領導的一項突破性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中生代化石,包括恐龍骨骼和牙齒,仍然含有保存下來的有機物質。

埃德蒙頓龍髖骨特寫。資料來源:利物浦大學
研究人員利用先進的質譜儀和其他分析技術,在埃德蒙頓龍的髖骨中檢測到了膠原蛋白的殘餘物。 這項發現有助於解決持續了30 多年的長期爭論。
這項發表在《分析化學》雜誌上的研究採用了包括蛋白質定序在內的多項技術,對這塊重達22公斤的化石中的骨膠原進行了檢測和定性。 這塊化石是從南達科他州地獄溪地層的上白堊紀地層中挖掘出來的埃德蒙頓龍骶骨,保存得異常完好。 它是利物浦大學收藏品的一部分,為尖端分析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這塊化石是保存異常完好的埃德蒙頓龍骶骨。 資料來源:利物浦大學
主要發現與影響:
利物浦大學電子工程系質譜儀研究小組主席Steve Taylor 教授表示:
“這項研究毫無疑問地表明,一些化石中似乎存在有機生物分子,如膠原蛋白等蛋白質。我們的研究結果具有深遠的意義。 首先,它駁斥了在化石中發現的任何有機物都必須來自污染的假設。其次,它建議重新審視一個世紀以來收集的骨骼化石的交叉偏振光顯微鏡圖像可能會顯示出完整的新膠原蛋白斑塊,例如對化石的蛋白質可能會打開的顯微鏡圖像。連結。

埃德蒙頓龍的髖骨。 資料來源:利物浦大學
這項研究不僅似乎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科學爭論,也為研究古代生命開闢了更多的途徑,讓人們得以一窺已滅絕生物化石的生化保存情況。
跨學科合作:
這項研究匯集了多個學科的專家: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參與了這項研究,他們利用串聯質譜法首次檢測並量化了氨基酸羥脯氨酸,當在骨骼中發現羥脯氨酸時,羥脯氨酸是膠原蛋白的特異性氨基酸,從而證實了衰變膠原蛋白的存在。
利物浦大學質譜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進行了蛋白質定序和質譜測試。
利物浦大學材料創新工廠的專家也進行了其他分析,以確認結果。
利物浦大學蛋白質體研究中心發現了膠原蛋白α-1的片段,這是骨組織中膠原蛋白的主要形式。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