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正透過分析小行星貝努樣本以解開太陽系的秘密
研究人員正在透過分析小行星貝努(Bennu)樣本解開太陽系的秘密。這些碎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5億年前,其中含有包括海鹽(普通食鹽)在內的鹽分,這表明過去曾存在鹽鹼環境。 眾所周知,這樣的環境有利於有機分子的發展,讓我們得以一窺可能影響生命起源的化學過程。

研究人員透過一些迄今為止收集到的保存最完好的小行星樣本,對太陽系的早期歷史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這有可能改變我們對行星形成和生命起源的認識。 (小行星貝努(Bennu)的8個樣本托盤的視圖。 圖片來源:NASA/Erika Blumenfeld & Joseph Aebersold
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透過研究迄今為止收集到的一些保存最完好的小行星樣本,獲得了一個了解太陽系早期歷史的非凡窗口。 他們的發現將極大地推動我們對行星形成和生命起源的了解。
科廷大學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的科學家是世界上首批被選中分析NASA 的OSIRIS-REx 任務所採集樣本的科學家之一,該任務歷時七年,旨在收集來自遠古小行星貝努的物質。
據信,貝努是由一個有45 億年歷史的母體的碎石碎片組成的。 這個原始天體所包含的物質很可能是在土星之外形成的,但在很久以前與另一個天體的碰撞中被摧毀了。

這張小行星貝努的馬賽克影像由2018 年OSIRIS-REx 太空船在15 英里(24 公里)範圍內擷取的12 張PolyCam 影像組成。 圖片來源: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Science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戈達德/亞利桑那大學
OSIRIS-REx研究團隊在樣本中發現了一系列鹽類,包括碳酸鈉、磷酸鹽、硫酸鹽和氯化物。尼克-蒂姆斯(Nick Timms)副教授將這些鹽類的發現描述為太空研究中的重大突破。
蒂姆斯副教授說:”我們驚訝地發現了礦物鹵化物,它是氯化鈉–與你可能放在薯片上的鹽完全一樣。我們發現的礦物是由鹵水蒸發形成的–有點像我們在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鹽湖中形成的鹽沉積物。”通過與地球上鹽湖中的礦物序列進行比較,我們可以開始設想貝努母體上的情況,從而深入了解古水。
眾所周知,蒸發岩礦物和鹽水有助於地球上有機分子的發展。貝努母體上富含碳的鹽水環境很可能適合生命構件的形成。
新發現的關鍵在於樣本的原始狀態。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OSIRIS-REx太空船在採集樣本後離開小行星貝努表面。 圖片來源:美國太空總署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CI Lab/SVS
OSIRIS-REx任務中採集的樣本在地球上被密封並用氮氣吹掃,以防止污染。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之所以選擇科廷大學對這些樣本進行早期分析,是因為科廷大學約翰-德拉特中心(John de Laeter Centre)擁有世界領先的專業知識和設施。中心主任威爾-里卡德(Will Rickard)副教授說,該中心擁有價值5000多萬美元的先進分析儀器:”該中心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驗證這些鹽類是否真的來自地外,或者是否受到地球元素污染的地方之一。科廷大學的專業設施使我們能夠保持樣本的原始狀態,這意味著我們發現這些鹽類地是這些現象的證據是最早的例子,這意味著我們發現了一些太陽係。
從小行星貝努返回的樣本中獲得的發現可能會讓研究人員深入了解太陽系中遙遠的冰體,如土星的衛星土衛二(Enceladus)和小行星帶中的矮行星穀神星(Ceres)上發生了什麼。
「恩克拉多斯和穀神星都有地表下的鹽水海洋,」蒂姆斯副教授說。 “儘管小行星貝努沒有生命,但問題是其他冰體是否也會蘊藏生命呢?”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