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正在重塑非洲山區的農業社會
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一項新研究強調,迫切需要立即採取行動,幫助人們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並保護這些生物多樣性熱點。非洲山區的農民正在目睹當地天氣的巨大變化,包括氣溫升高、霧氣減少、降雨模式改變以及乾旱和洪水等極端事件更加頻繁。

面對氣候變化,烏幹達基吉齊高原的農民利用小型茶園和林地實現生計多樣化。 圖片來源:Aida Cuni-Sanchez
這種日益嚴重的不可預測性迫使他們調整播種和收穫計劃,同時與影響作物、牲畜和人類的更多病蟲害作鬥爭–所有這些都降低了作物產量和整體糧食供應。
這些變化對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其影響超出了山區社區的範圍,影響下游成千上萬依靠這些地區的重要資源為生的人們。
我們已經知道山區社區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但我們並沒有專門針對非洲的數據–考慮到非洲大陸約有2.88 億人生活在山區,我們對此感到驚訝。

烏幹達基吉齊高原地區的農民飼養豬,以實現生計多樣化,並提高他們在氣候變遷面前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Isaac Twinomuhangi
新數據發表在Nature Climate Change上,是通過採訪來自赤道非洲八個國家十個山區的1500名小農收集的: 我們對喀麥隆、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剛果民主共和國、肯尼亞和坦桑尼亞八個國家十個山區的1500 名小農進行了訪談。
為什麼我們以前不知道這些?
“挪威生命科學大學的首席研究員艾達-庫尼-桑切斯解釋說:”在大多數非洲山區,都沒有氣象站或作物產量的長期記錄。 “沒有記錄的變化並不意味著沒有發生”。
在缺乏歷史數據的情況下,研究人員記錄了農民的經驗和本土知識,以建立過去變化的記錄。 他們發現,在生物物理領域發生過多次氣候變遷和影響。

在埃塞俄比亞巴萊山區種植果樹,幫助生計多樣化。 圖片來源:Rob Marchant
研究顯示,山區社區已經改變了耕作方式,以應對環境的變化。 這些變化包括採用新的作物品種,投資於管理水資源和水土流失的替代方法。 農民也增加了農業化學品的使用量,有些農民也投資為牲畜提供更多的獸醫服務。
雖然研究的十座山區都報告了類似的氣候變遷影響,但農民試圖適應氣候變遷的方式卻各不相同。 這突顯,應避免以一刀切的方式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熱帶森林生態學家和人類種植物學家Aida Cuni-Sanchez。 圖片來源:XD Perarnau
共同研究員羅布-馬爾尚(Rob Marchant)(約克大學)解釋說:”適應策略必須適合每個山區的具體環境、社會和政治動態。他們應該仔細考慮一些國家政策的意外後果和當前暴力衝突的限制因素。”
研究人員敦促增加對社區驅動型解決方案的投資,並尊重每個地區的獨特性。 他們呼籲制定對每個山區獨特的環境、社會和政治動態敏感的政策。 正如研究報告所示,國家政策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也可能無法應對當地的挑戰。 此外,在受衝突影響的地區,適應當地情況尤其困難。
「我們的研究表明,在喀麥隆受衝突影響的英語區,農民更願意專注於村莊附近的耕地;他們停止了畜牧業,因為牲畜很容易被偷走。但在同樣存在衝突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農民們卻停止了耕作,轉而專注於畜牧業。這是因為,當衝突升級時,他們可以帶著奶牛希望,但我們無法轉移奶牛,但桑切斯
「我們需要當地社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採取合作行動,共同製定可持續的適應策略。我們的研究表明,需要全球支持,以確保山區社區擁有適應氣候變遷並為子孫後代維持生計所需的工具、資源和策略。 因此,我們還撰寫了一份政策簡報,向政策制定者和實踐者進行宣傳,」這位熱帶森林生態學家和人類植物補充道。
“氣候變遷對山區社區的深遠影響不容低估,”馬爾尚補充道。 “我們希望透過與國際合作夥伴就如何制定和實施土地利用政策開展合作,加快學習並支持從根本上進行變革。”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