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美國拒絕簽署國際人工智慧宣言
在巴黎舉行的全球高峰會上,英國和美國沒有簽署人工智慧(AI)國際宣言。這份由法國、中國和印度等國簽署的聲明承諾以”開放”、”包容”和”道德”的方式來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在巴黎舉行的人工智慧行動高峰會的討論重點是人工智慧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以及需要採取哪些行動來獲取其利益和防範其風險。

美國和英國並沒有解釋不簽署的原因。
但早些時候,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在巴黎對與會者說,對人工智慧(AI)的過多監管可能會”扼殺一個剛起飛的變革性產業」。萬斯週二在巴黎舉行的峰會上告訴世界各國領導人,人工智慧是”川普政府不會浪費的機會”,並表示”有利於增長的人工智慧政策”應優先於安全。他說,這將需要促進人工智慧發展的監管,”而不是扼殺牠”。萬斯也說,歐洲領導人尤其應該”以樂觀而非恐懼的態度看待這一新領域”。
他的這番話似乎讓他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產生了分歧,後者為進一步監管的必要性進行了辯護。
馬克宏在峰會上說:「我們需要這些規則來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這是在討論人工智慧發展對社會、環境和治理的影響之際發表的。
參加巴黎高峰會的政策制定者、高階主管和外交官一直在思考如何取得人工智慧創新的經濟效益,同時應對該技術的風險。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社群媒體上發布了自己出演熱門電影和電視劇的deepfake搞笑片段彙編,拉開了本次峰會的序幕。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週二表示:”本次峰會的重點是行動,而這正是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她說,在整個峰會期間,歐洲一直倡導的人工智能方法也將強調創新、合作和”擁抱開源”技術的力量。
這次會議的召開正值美歐貿易關係日益緊張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已決定對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關稅,此舉將影響英國和歐盟。
據悉, 英國不會立即採取報復行動,因為英國既要與川普政府保持良好關係,又要與歐盟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因此英國希望走一條微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