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賊墨汁讓鯊魚「嗅覺失靈」 促使其避開獵物
烏賊在躲避掠食者時會釋放一股墨汁煙幕,這個過程不僅能遮蔽視覺,幫助烏賊迅速逃脫,同時,這層惡臭煙霧可能還會擾亂鯊魚的嗅覺,促使其遠離。美國麻州大學阿姆赫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G3基因| 基因組| 遺傳學》(G3 Genes | Genomes | Genetics) 雜誌上報告稱,烏賊墨汁的主要成分是黑色素,它能牢固地附著在鯊魚的嗅覺受體上,甚至比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氣味分子附著得更牢固。
這項發現表明,烏賊的墨汁可能是進化出的一種特殊化學武器,專門用來幹擾鯊魚的嗅覺系統,降低它們對獵物的感知能力。

不過,科學家們尚不清楚墨汁中的化合物是如何與鯊魚嗅覺受體相互作用的。因此,研究團隊利用三種不同鯊魚物種的基因數據——包括來斑點皺唇鯊(Scyliorhinus torazame)、小斑點貓鯊(Scyliorhinus canicula)和大白鯊(Carcharodon carcharias),建構了146種嗅覺受體的三維電腦模型。
模型分析顯示,黑色素是烏賊墨汁中導致顏色變深的主要成分,其分子結構和化學特性使其能夠牢固附著在鯊魚嗅覺受體上,甚至比哺乳動物血液中的金屬氣味化合物還要更具親和力。這種結合可能會導致鯊魚短暫失去對獵物的氣味感知,促使其避開釋放墨汁的烏賊。
研究人員推測,這種影響可能適用於所有鯊魚物種。雖然不同鯊魚在生態環境和捕食策略上有所不同,但它們通常共享相同的核心嗅覺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