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關注中國電動車價格戰新玩法:免首付、五年免息貸款
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主要汽車製造商在年初報告了交付量的下降,電動車公司為此紛紛推出了各種促銷活動,以吸引消費者。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副總監李思(音譯)表示:「中國消費數據的疲軟引發了對汽車製造商是否能夠順利銷售積壓庫存的擔憂。因此,春節假期期間,廠商開始推出這些激進的促銷活動。我們還得看看這種促銷能持續多久。」
1月份,中國已宣布將在春節期間為促進電動車、智慧型手機和家電的消費提供810億元人民幣的支持。
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特斯拉宣佈為其最便宜的車型Model 3提供8,000元人民幣的保險補貼,並推出五年免息貸款計畫。客戶只需支付34%首付,就可以參與免息貸款計劃。如果客戶支付較低的首付,則需支付利息。
特斯拉也在1月宣布,將為其即將於3月交付的煥新版Model Y提供同樣的五年免息貸款計畫。特斯拉表示,儘管去年在中國的銷售創下新紀錄,但該公司也警告稱,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加。
小鵬汽車則宣布,完全免除首付,並為旗下四款車型提供五年免息貸款計畫。小鵬汽車在社群媒體上特別強調,它是唯一一家提供「零首付、零利息」貸款的汽車製造商。實際上,小鵬在去年12月的促銷活動中,已經為其G6 SUV車型免除了首付。
蔚來汽車在1月銷量從前一月的31,138輛降至13,863輛後,於2月1日宣布推出新的五年免息貸款計畫。相較於該公司1月推出的三年免息貸款計劃,這項新促銷更加吸引人。其競爭對手理想汽車則在去年11月也推出了三年免息貸款計畫。
諮詢公司AlixPartners的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聯合負責人斯蒂芬·戴爾(Stephen Dyer)表示,最新的激勵措施“意義重大”,是一種“在不直接降價的情況下實現降價”的方式。他也提醒道,與北美消費者不同,中國消費者通常不會輕易接受價格降低,反而更傾向於等待更大的折扣。
在季節性壓力下,幾家主要的中國電動汽車公司報告稱,1月的國內交付量相比12月出現了急劇下降。即使是最大廠商比亞迪,其1月乘用車銷量也從12月的509,440輛降至296,446輛。分析師普遍預測,在過去幾年快速擴張後,產業成長率將放緩。
戴爾表示:“目前行業內已經開始出現洗牌現象。如果今年銷量繼續承壓,我不會對更多的洗牌感到意外。”

挑戰傳統外國品牌
市場放緩加劇了競爭,尤其是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本土企業紛紛降價,而傳統外國品牌則在快速轉型的新能源車市場中感到力不從心。目前,新能源車(包括純電動和混合動力車)已經佔了中國新車市場的50%以上。
根據Counterpoint的預測,新能源車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35年將從今年的50%增長至86%。
李思預計,更多國際汽車品牌很快就會推出針對中國消費者的促銷活動,但她預期這些促銷活動總體上將持續一到兩個月,而最終的「倖存者」將是本土品牌。
戴爾指出,2024年,中國共有20個新能源汽車品牌停業,同時有13個新品牌進入市場,導致品牌淨減少7個。他補充道,大多數新進品牌和關閉品牌都是中國本土企業,預計“美國汽車製造商可能是下一個需要擔憂的對象。”
然而,挑戰不僅限於中國市場。福特汽車去年在中國市場賺了6億美元,並在上周宣布將其中國區負責人同時兼任國際市場集團的領導人。福特執行長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聲明中表示,全球成功“需要利用中國的出口業務,並與那些在這些市場快速擴張的中國汽車製造商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