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說人工智慧政策必須建立在”科學而非科幻”的基礎上
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家、新創公司創辦人、有時被稱為”人工智慧教母”的李飛飛在下週於巴黎舉行的人工智慧行動高峰會之前,概述了”未來人工智慧政策制定的三項基本原則”。

李飛飛說,政策必須基於”科學,而不是科幻小說”。 換句話說,政策制定者應該關注人工智慧當前的現實,而不是宏大的未來場景,”無論是烏托邦還是啟示錄”。
李飛飛特別指出,政策制定者必須明白,聊天機器人和副駕駛程序”並不是具有意圖、自由意誌或意識的智能形式”,因此他們可以避免”牽強附會的情景所帶來的干擾”,轉而關注”至關重要的挑戰”。
其次,她認為政策應該”務實,而不是意識形態化”,她的意思是政策的製定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意外後果,同時激勵創新”。最後,這些政策必須賦予”整個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包括開源社群和學術界”權力。
她說:”開放獲取人工智慧模型和計算工具對於取得進步至關重要。限制它將製造障礙並減緩創新,尤其是對於資源少於私營部門同行的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