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火山曾讓地球變冷讓太陽看起來變綠
太平洋偏遠島嶼上一座鮮為人知的火山可能是19 世紀一次最強烈噴發的源頭。扎瓦里茨科戈火山是千島群島上一座佈滿火山口的巨型火山,上一次噴發是在1957年,但現在有證據顯示它與1831年的一次災難性噴發有關。 那次事件向平流層注入了足夠的硫磺,使北半球降溫,天空也被塗上了奇異的色彩。

扎瓦里茨科戈(Zavaritskogo)火山位於太平洋上的一個偏遠小島上,最近被確定為日光減弱噴發的可能來源。 (2024年9月12日由大地遙感衛星8號上的陸地成像儀拍攝的衛星影像)。
在遙遠的西北太平洋上,一連串島嶼綿延於日本北部和俄羅斯堪察加半島之間。 這就是千島群島–一個以火山為主、人口稀少的地區。
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位于希穆希尔岛上的扎瓦里茨科戈火山(又称扎瓦里茨基)。 这一复杂的火山结构由陡壁嵌套式火山口组成,环绕着一个中心湖。 2024 年 9 月 12 日,大地遥感卫星 8 号上的陆地成像仪(OLI)拍摄到了扎瓦里茨科戈崎岖地形的详细图像。
火山的中心是最年輕的火山口,在下面的詳細圖片中,火山口位於中心位置,部分被淡紅色的荒蕪山坡勾勒出來。 自火山形成以來,從1910 年左右開始,它經歷了多次小規模噴發,在其範圍內形成了煤渣錐和熔岩穹丘。 1957 年的最後一次噴發噴出的物質填滿了湖的一部分,形成了一個寬350 公尺(1150 英尺)、高40 公尺(130 英尺)的圓頂。

2024 年9 月12 日大地遙感衛星8 號上的陸地成像儀拍攝的紮瓦里茨科戈火山口衛星影像。
19 世紀的大爆發
然而,扎瓦里茨科戈火山過去的噴發遠比現在更具爆炸性。最近的研究表明,它的內部火山口可能是在19 世紀最強烈的一次火山爆發中形成的–那次災難性事件重塑了地貌,並可能影響了全球氣候。
先前對極地冰芯的分析表明,1831年的一次大噴發向平流層注入了數公噸硫、 太陽輻射被反射回太空,導致北半球降溫高達1攝氏度(2華氏度)。 該年夏天的歷史記錄表明,太陽呈現綠色、紫色和藍色,這可能是由大氣中的火山顆粒散射陽光造成的。 然而,這些現象的可能火山源長期以來一直難以捉摸。
科學家現在已經將保存在冰芯中的火山物質的化學成分與扎瓦里茨科戈火山最近一次大噴發的化學成分進行了比對。放射性碳定年法和對火山噴出物質體積的估計進一步證明扎瓦里茨科戈火山是1831 年大噴發的源頭。
研究報告的作者指出,那個時代有更多的火山之謎有待解開。 冰芯數據中的硫磺峰值表明,19世紀初另外兩次火山爆發的源頭尚未確定。
NASA 地球觀測站拍攝的圖片,由Wanmei Liang 使用美國地質調查局提供的Landsat 資料拍攝。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