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可以在宇宙盛宴中”創造”自己的食物
超大質量黑洞可以透過冷卻和回收氣體來促進自身的生長,從而形成一個持續的進食和爆發循環。星系團的中心區域擁有宇宙中最大的星系,每個星係都包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黑洞釋放出強大的噴流,使周圍的高溫氣體冷卻,形成細長的暖氣體絲。這些暖氣體中的一部分最終會重新落入黑洞,從而引發另一次爆發並繼續循環。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太空總署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的數據,結合光學觀測結果,對此過程進行了研究。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最大的黑洞不僅吞噬物質,還幫助創造物質。 (半人馬座星團合成圖)圖片來源:X-ray: NASA/CXC/SAO/V。 Olivaresi et al.;Optical/IR: NASA/ESA/STSCI;H-alpha: ESO/VLT/MUSE
黑洞可以創造自己的食物
天文學家的一項重要發現表明,宇宙中最大的黑洞可以幫助維持自身的生長。 研究人員利用美國太空總署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超大望遠鏡(VLT)的數據,發現了黑洞爆發冷卻周圍氣體的新證據,使黑洞更容易吸入更多物質。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七個星系團,它們包含了宇宙中一些質量最大的星系。 這些星系的核心是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質量的數百萬倍到數百億倍不等。 這些黑洞產生的噴流可以噴射出巨大的能量,而這個過程的燃料正是它們所消耗的氣體。
這些圖像中顯示了所研究的兩個星系團–英仙座和半人馬座。 藍色顯示的錢德拉X 射線數據突出顯示了高溫氣體細絲,而智利光學望遠鏡VLT 的觀測數據則顯示了紅色的低溫細絲。 這些結構為了解黑洞如何與其環境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線索。
黑洞爆發如何冷卻氣體
研究結果支持這樣一個模型:黑洞爆發會引發高溫氣體冷卻,並形成狹窄的暖氣體絲。 氣體中的湍流也在這觸發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根據這個模型,這些細絲中的一些暖氣體應該會流入星系中心,為黑洞提供能量,從而引起爆發。 爆發會導致更多的氣體冷卻並為黑洞提供能量,從而引發更多的爆發。

英仙座星團合成影像。 圖片來源:X-ray: NASA/CCXC/SAO/V. Olivares et al.; Optical/IR: DSS; H-alpha: CFHT/SITELLE
天文學家發現關鍵關係
根據這個模型的預測,星系團中心的熱氣體絲和暖氣體絲的亮度之間存在著某種關係。 更具體地說,在熱氣體較亮的區域,暖氣體也應該更亮。 天文學家小組首次發現了這種關係,為模型提供了重要支持。
這結果也讓人們對這些充滿氣體的細絲有了新的認識,它們不僅對黑洞的哺育很重要,對新恆星的形成也很重要。 這項進展得益於一種創新技術,它將錢德拉X 射線資料中的熱絲從其他結構中分離出來,包括黑洞噴流產生的熱氣體中的大型空腔。
意想不到的宇宙聯繫
新發現的這些細絲的關係與水母星系尾部的關係非常相似,水母星系在穿過周圍氣體時,氣體被剝離,形成長長的尾巴。 這種相似性揭示了這兩個天體之間意想不到的宇宙聯繫,並暗示這些天體中正在發生類似的過程。
這項工作由智利聖地牙哥大學的瓦萊裡婭-奧利瓦雷斯(Valeria Olivares)領導,於1月27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