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將放棄比特幣法定貨幣地位換取IMF約13億美元貸款
中美洲島國薩爾瓦多是全球首個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即在薩爾瓦多境內比特幣可以用於任何交易的支付,例如日常買賣東西或企業之間支付款項等。當然實際上因為比特幣的巨大波動性、較高的轉帳手續費以及轉帳速度較慢等原因,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薩爾瓦多居民和企業都不願意使用比特幣。
薩爾瓦多還有個法定貨幣是美元,也就是美元和比特幣都是官方法定貨幣,日常生活中美元使用頻率遠高於比特幣,所以薩爾瓦多的比特幣城計畫並未實現。
當年薩爾瓦多將比特幣指定為法定貨幣時還引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的不滿,IMF 認為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著實有些搞笑了,IMF 稱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將對金融穩定和誠信構成風險。
問題在於IMF 向許多國家提供援助貸款,薩爾瓦多的做法讓IMF 不願意再向其提供貸款支持,但現實中薩爾瓦多也確實缺少大量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投資。
根據FT 發布的消息,最終薩爾瓦多向IMF 妥協,預計在未來2~3 週該國將與IMF 達成13 億美元的貸款協議,作為條件之一,薩爾瓦多必須放棄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做法,同時減少政府赤字。
後續薩爾瓦多也必須取消企業必須接受比特幣支付的法律要求,改成企業自願,即企業如果願意那可以使用比特幣支付,企業不願意那就使用美元支付。
目前薩爾瓦多正在致力於振興經濟並尋求外國投資者提供支持,薩爾瓦多政府趁著低價時囤積的比特幣目前也確實獲得了較高的浮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