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ONGCW 網誌
  • 首頁
  • 論壇
  • 微博
  • 壁紙下載
  • 免費圖床
  • 視頻下載
  • 聊天室
  • SEO工具
  • 支援中心
  • 表格製作
  • More
    • 在線名片
    • 網頁搜索
    • 天氣預報
    • 二維碼生成器
  • Search Icon

WONGCW 網誌

記錄生活經驗與點滴

AMD五代EPYC對飆Intel六代至強:幾乎無死角碾壓

AMD五代EPYC對飆Intel六代至強:幾乎無死角碾壓

2024-10-15 Comments 0 Comment

AMD、Intel之間的伺服器與資料中心處理器大戰硝煙再起,戰況空前! Intel正在陸續發布全新設計的第六代至強6系列,AMD則祭出了同樣全新的第五代EPYC 9005系列,可謂針尖對麥芒。

曾經,AMD在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市場幾近消失;曾經,Intel幾乎完全壟斷了整個產業。

七年來,雙方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激烈交鋒,AMD無疑氣勢更盛,無論產品發布節奏還是規格性能提升,都步步為營,一點一點改變了行業格局,第三方機構統計顯示市場份額已經達到34% ,合作生態也日漸繁榮。

Intel在對手的強勢挑戰之下,也是一路馬不停蹄,一度因產品延期導致的混亂也終於過去,正在重新起航。

這次,雙方都是有備而來,都是氣勢如虹,究竟誰更勝一籌?

【架構設計:都是「大小核」 但又截然不同】

有趣的是,AMD、Intel都將所謂的「大小核」架構設計引入了資料中心,但具體做法是完全不同的,這也直接導致雙方產品的實際表現迥異。

AMD的做法是「同構大小核」,之前的第四代EPYC率先吃螃蟹,首次劃分出了Zen 4、Zen 4c兩個版本,分別對應Genoa EPYC 9004系列、Bergamo EPYC 97×4系列兩條產品線。

Zen 4、Zen 4c都基於完全相同的底層微架構,擁有完全相同的IPC性能、ISA指令集、技術特性,唯一的不同就是後者三級緩存更少一些,主頻更低一些,同樣的5nm製程下核心面積縮小了大約35%之多。

對於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來說,不需要考慮二者的不同,也不需要專門的適配與優化,可一視同仁,只是將它們用在不同的負載和場景而已,其中Zen 4是常規的通用計算,Zen 4c則主攻高密度雲運算。

AMD五代EPYC對飆Intel六代至強:幾乎無死角碾壓毫不留情!
AMD五代EPYC對飆Intel六代至強:幾乎無死角碾壓毫不留情!

第五代EPYC延續了這個理念,並進行了全面升級。

其中,Zen 5部分升級為4nm工藝,CCD模組從12個增至16個,整體從96核心192線程增至128核心256線程(每CCD還是8個),三級緩存也從384MB增至512MB(每核心還是4MB)。

Zen 5c部分更是升級為3nm工藝,使得核心面積進一步縮小,可以容納更多核心,CCD模組從8個增至12個,整體從128核心256線程增至192核心384線程(每CCD還是16個),三級快取則從256MB增加到384MB(每核心還是2MB)。

AMD暫未公佈Zen 5、Zen 5c的具體核心面積,但相信會和上代類似,至少也得差個1/3。

Intel走的則是“異構大小核”,在至強歷史上首次兵分兩路,為此放棄了延續五代的“至強可擴展”的名號,改為更簡單直接的“至強6 」。

至強6 6000E系列代號Sierra Forest,首次將E核(能源效率核)引入資料中心,而且只有E核,專門針對高密度運算、可擴展負載。

至強6 6000P系列代號Granite Rapids,只使用傳統的P核心(效能核心),主打高效能運算、AI負載場景。

它們都延續了以往的分離式模組化架構,其中核心運算模組升級為Intel 3製造製程(可以粗略地認為大致等於3nm)。

至強6 E系列首發只有一種運算模組,144核心144執行緒-是的不支援超線程。

至強6 P系列則有四種運算模組配置:單一小模組16核心32線程、單一大模組48核心96線程、兩個大模組96核心192線程、三個大模組128核心256線程(理論上應該是屏蔽了4個核心以保證良品率)。

至強6兩條線的架構設計截然不同,規格、效能自然差異極大,不過還好,二者共享統一的軟體開發平台,以便於部署。

有趣的是,這是AMD EPYC誕生七年來,Intel第一次在核心數量上追平了AMD,當然只是說完整大核版本,都是128核心。

在「小核心」方面,AMD仍然多出48個,還是高效能架構,還有超線程,還有更多…

【產品佈局:128核心大戰128核心、384線程大戰288線程】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雙方第一批新品的產品線佈局,也是很有趣,同樣走了截然不同的路線。

上一代EPYC將Zen 4、Zen 4c分成兩條不同的子產品線,各有各的代號,命名規則都不一樣,客戶可以一眼看出差異。

這次,EPYC 9005系列將Zen 5、Zen 5c納入了統一管理,甚至共用一個代號Turin,就在型號命名上都完全混合在一起。

事實上這一代兩種核心對應的記憶體、PCIe規格都完全一致,不像上代Zen 4c的精簡了不少,自然沒必要再區分開。

AMD也希望透過此舉消弒Zen 5、Zen 5c之間的鴻溝,簡化客戶的選擇,畢竟它們是同樣的架構、效能、指令、功能,不需要差異對待。

客戶根本不用考慮產品到底用了Zen 5還是Zen 5c,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應用需求,選擇不同的核心、頻率、快取、功耗等指標組合,即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型號。

非要區分的話,Zen 5的有22款,Zen 5c的有5款。

8-72核心的只有Zen 5,144-192核心的只有Zen 5c,96-128核心的兩種都有,其中9×55編號的為Zen 5,9×45編號的為Zen 5c。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MD首次將最高頻率提升到了驚人的5GHz,對比上代的最高值一下子提升了足足600MHz。

這對多核心的資料中心處理器來說是非常難得的,而且一次就有兩款做到了,分別是16核心的EPYC 9175F、64核心的EPYC 9575F,非常適合對頻率非常敏感的應用。

Intel則是分成了完全不同的兩部分,分別冠以P、E的後綴,一眼就能看出誰是大核、誰是小核。

至強6900P系列都是大核,最高做到了128核心256個線程,最少也有72核心144線程。

至強6700E系列最多144核心144線程,最少則是64核心64線程。

【規格性能:AMD氣勢如虹全面碾壓】

比較來看,五代EPYC 9005在紙面規格參數上就遠勝於六代至強6,下邊逐一對比下:

核心數:

EPYC 9005 Zen 5最多128核心256線程,與至強6900P持平。

Zen 5c的最多更是192核心384線程,遙遙領先至強6700E 144核心144線程。

另外,雙方都支援最多雙路並行,Intel這次也沒有四路、八路。

頻率:

EPYC 9005最高達到了空前的5.0GHz,Zen 5c最高也有3.7GHz。

至強6就差多了,甚至都沒邁過4GHz的門檻,6900P最高統一都是3.9GHz,6700E系列更是只有3.2GHz。

三級緩存:

EPYC 9005 Zen 5、Zen 5c最多分別做到了512MB、384MB,平均每個核心分別4MB、2MB。

至強6900P最多504MB,只輸了一點點;至強6700E則是最多108MB,還不到對手的三分之一,平均每個核心還不到1MB。

DDR5記憶體:

EPYC 9005系列全部統一支援12頻道DDR5-6000,最低端也沒有閹割。

至強6900P系列也是12頻道,頻率更高一些DDR5-6400,也支援新型MRDIMM內存,頻率高達8800MHz——這幾乎是至強6唯一的優勢了。

至強6700E系列只有8個記憶體通道,且只有部分機型保留DDR5-6400的頻率,還有一部分降級為DDR5-5600。

PCIe 5.0頻道:

EPYC 9005系列都是128條PCIe 5.0通道,和上代相同。

至強6900P系列只有96條,至強6700E系列進一步減少到88條。

熱設計功耗:

雙方最高都達到了500W,尤其是完整核心都是在128核心的情況下做到的,彼此彼此。

不過,Zen 5c 192核心時也有500W,至強6700E 144核心時則是330W,平均到每個核心後者更低一些為2.3W,前者是2.6W。

平台:

EPYC 9005系列延續了上代的SP5封裝接口,客戶可以無縫升級,而且按照AMD的做法,這一接口還會延續下去,可能要等到支援DDR6內存的時候才會改變。

至強6系列不但用了新接口,還分為兩種,至強6900P系列是LGA7529,至強6700E系列是LGA4710,不僅上代無法升級,大小核之間也無法通用。

其他:

EPYC 9005系列全部支援AVX-512指令集,這本來是Intel的獨門絕技,但異構大小核的設計讓它消失了,至強6也沒有。

EPYC 9005系列全部支援多線程,至強6900P也有,至強6700E就沒了。

至強6內建了一系列的AI加速器,可以讓某些特定負載大大加速,EPYC 9005系列則沒有,不過AMD有更強大的Instinct加速卡,強調二者搭檔發揮各自的優勢,Intel GPU加速卡則沒能做起來。

當然,紙面得來終覺淺,最後還要看跑分。

Phoronix網站進行了多型號的全方位測試,Ubuntu系統下跑了多達140個資料中心測試項目,總結如上。

可以看出,EPYC 9005系列對比至強6呈現一邊倒的壓倒性優勢,可以說是全程吊打。

在旗艦之爭中,EPYC 9755面對MRDIMM-8000高頻內存加持的至強6980P,雙路、單路優勢分別高達40.0%、18.4%,如果將後者換成普通的DDR5-6400,領先幅度更是能進一步提升到41.7%、19.3%。

誇張的是,只要一顆EPYC 9755,就能幹掉兩顆搭配DDR5-6400記憶體的至強6980P!

同時,192核心的EPYC 9965、5GHz頻率的EPYC 9575F,也都超越了至強6980P,後者領先超過20%。

有趣的是,EPYC的雙路並行效率要高得多。

遺憾的是沒有加入至強6700E系列的測試,但不但想像,即便加上也是被欺負的命。

功耗方面,五代EPYC也有絕對優勢,遠低於至強6。

無論是192核心的EPYC 9965,或是5GHz頻率的EPYC 9575F,實際功耗都沒有超過400W的熱設計功耗指標。

即便是128核心旗艦的EPYC 9755,功耗也只有450W左右,遠低於500W的熱設計功耗。

至強6980P則剛好達到了500W,這就是官方標稱的熱設計功耗。

【展望未來:只是剛開始都還有殺手鐧】

透過前述種種對比可是看出,EPYC 9005系列在至強6系列面前相當霸道,無論是規格參數、技術,還是實際性能、能效,又或者平台便利性,都實現了全方位的碾壓,甚至可以說是吊打,Intel依然毫無還手之力。

而且,這只是雙方新一代平台的開端,各自都還有殺手鐧級的後招。

AMD並未透露具體情況,但顯然會有適合極高效能運算的第三代3D快取版本。

上一代就做到了768MB 3D緩存,加上原生的384MB合計達1152MB,也是史上第一次超過1GB。

這一代隨著CCD模組數量的增加,3D快取可望增加至1024MB,加上原生的512MB,合計可達1536MB,也就是整整1.5GB!

Intel方面,明年第一季會發佈至強6900E系列,兩個運算模組,最高可達288核心288線程,在核心數量上創造新紀錄。

但因為不支援多執行緒技術,它的執行緒數還是稍遜一籌,再考慮到AMD多執行緒技術的效率,192核心384執行緒超過它問題不大。

另外還有至強6700P、6500P、6300P系列,顯然核心數不會超過128個。

AMD五代EPYC對飆Intel六代至強:幾乎無死角碾壓毫不留情!

根據AMD的說法,EPYC平台已經擁有超過350個OEM平台、超過950個雲端實例,無論是大規模雲端廠商或大型科技/產業企業,都有大量的深度合作夥伴,是實至名歸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第一處理器」。

Intel方面沒有明確數據,但憑藉長期以來雄厚的積累,以及依然把持住2/3的市場,合作案例肯定更多、更深入。

僅僅七年,AMD EPYC就吃掉了超過1/3的市場,對於一向看重產品和平台品質、看重長期穩定性的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客戶來說,能做到這種程度只能說是一個奇蹟。

更可怕的是,AMD EPYC在產品力上幾乎找不到缺點和短板,幾乎每個點都讓對手望塵莫及,相信還會拿到更多的市場。

七年五代產品,AMD將核心數量提升了6倍,性能更是提升了幾乎11倍,一路狂奔根本停不下來的架勢。

大家不妨猜想:AMD EPYC什麼時候能佔據50%的市場,平分秋色?

分享此文: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分享到 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 WhatsApp
  • 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 Telegram
  • 分享到 Pinterest(在新視窗中開啟) Pinterest
  • 分享到 Reddit(在新視窗中開啟) Reddit
  • 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電子郵件
  •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列印

相關


網絡資訊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NASA史上最大星際探測器升空探索木星衛星是否支持生命存續
NEXT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激增Google與核電公司簽署協議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More results...

Generic filte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Search in excerpt
Filter by 分類
網站公告
Featured
限時免費
Windows 軟件下載
系統軟件
辦公軟件
圖像處理
影音媒體
網絡軟件
應用軟件
Mac 軟件下載
安卓軟件下載
網絡資訊
Mac資訊
Linux資訊
VPS資訊
NASA資訊
WordPress資訊
WeChat資訊
PHP資訊
教學資源
開源程序
網頁工具
SEO工具
醫療健康
其他資訊
Content from
Content to
2024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9 月   11 月 »

分類

  • 網站公告
  • 限時免費
  • Windows 軟件下載
  • 系統軟件
  • 辦公軟件
  • 圖像處理
  • 影音媒體
  • 網絡軟件
  • 應用軟件
  • Mac 軟件下載
  • 安卓軟件下載
  • 網絡資訊
  • Mac資訊
  • Linux資訊
  • VPS資訊
  • NASA資訊
  • WordPress資訊
  • WeChat資訊
  • PHP資訊
  • 教學資源
  • 開源程序
  • 網頁工具
  • SEO工具
  • 醫療健康
  • 其他資訊

彙整

近期文章

  • 丹麥正考慮逐步放棄Windows和Office 轉而使用Linux 2025-06-13
  • TVB宣布聯合騰訊翻拍金庸《笑傲江湖》 2025-06-13
  • 甲骨文創辦人艾里森躍居全球第二大富豪超過貝佐斯和祖克柏 2025-06-13
  • Meta斥資143億美元控股Scale AI 重金延攬28歲創辦人掌舵AI超級計劃 2025-06-13
  • 水陸兩棲大飛機AG600「鯡龍」完成高高原測試飛行 2025-06-13
  • 《劍星》拍照模式宣傳影片當攝影師為伊芙拍美照 2025-06-13
  • 印度航空一班航班在收到炸彈威脅後在泰國普吉島緊急迫降 2025-06-13
  • 美國空軍新型隱形核子巡航飛彈AGM-181A亮相 2025-06-13
  • 富士康向美國發送了97%的印度造iPhone 2025-06-13
  • 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長期以來全球災難後生存的假設 2025-06-13

熱門文章與頁面︰

  • 威力導演Cyber​​Link PowerDirector Ultimate v19.0.2108.0 x64
  • 鳥寶寶有多內捲?為了讓父母投餵自己長出恐怖的嘴巴
  • Windows Update出現BUG:循環安裝驅動程序
  • Windows 11 24H2 六月例行累積更新出現相容性問題微軟撤回更新
  • 威力導演Cyber​​Link PowerDirector Ultimate v19.0.2108.0 破解版
  • 旅客版八達通接入微信支付一部手機走遍中國香港
  • PDF編輯/閱讀器PDF-XChange Editor Plus v8.0.341.0
  • TikTok海外月活首次破10億大關成短片之王
  • 《劍星》拍照模式宣傳影片當攝影師為伊芙拍美照
  • "91大神"偷拍百名女性獲刑:曾任外企高管年薪百萬

投遞稿件

歡迎各界人士投遞稿件到admin@wongcw.com

請提供以下資料:

1.你的名字

2.你的電郵

3.分類目錄

4.文章標題

5.文章摘要

6.文章內容

7.文章來源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快帆

MALUS

極度掃描

DMCA.com Protection Status

WONGCW 網誌

  • 免責聲明
  • 捐助我們
  • ThemeNcode PDF Viewer
  • ThemeNcode PDF Viewer SC
  • Events

服務器提供

本站使用之服務器由ikoula提供。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