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繪製剛果盆地雨林中的大型空地佈局圖揭示其對瀕危物種的重要性
一提到”熱帶雨林”,您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樹木、潮濕的空氣和野生動物的叫聲。 然而,熱帶雨林也有典型景像以外的各種景觀,包括似乎出乎意料地出現的寬闊空地。

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繪製了剛果盆地雨林中的2,000 多塊大型空地,揭示了它們對大猩猩和大像等瀕危物種的重要性。 研究發現,這些動物經常出沒的林中空地上的植物有很大差異,這引發了人們對它們的生態作用的新疑問。 剛果雨林鳥瞰圖。 資料來源:Evan Hockridge
這些奇怪的、突然出現的樹冠縫隙被稱為”bais”,只出現在非洲中西部剛果盆地的雨林中。 它們擁有的長達40 個足球場,有的只有幾百英尺寬,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天然森林空地,似乎在雨林高度複雜、生物多樣性的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然而,由於它們地處偏遠,人們很少對它們進行研究–它們到底有多少,在哪裡,以及它們與哪些生態群落有交集。 現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正試圖撰寫關於bais 的研究手冊,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它們在整個森林生態系統中的地位。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新見解
發表在《生態學》(Ec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對剛果共和國奧扎拉-科庫阿國家公園(Odzala-Kokoua National Park)5000多平方公里的受保護森林中羚羊的佈局、構成和數量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詳細概述。 這項工作由埃文-霍克里奇(Evan Hockridge)領導,他是格里芬文理學院研究生院的學生,在有機與進化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es)的實驗室工作。
霍克里奇說:”這是一項龐大的數據收集工作,涉及從無人機到土壤測量、相機誘捕到植物物種鑑定等各個方面。”

剛果雨林中的大猩猩。 圖片來源:Evan Hockridge
霍克里奇最初的目標是研究非洲大型動物如何設計自己的生態系統,但他很快就意識到,巨型動物無法在它們棲息的叢林之外被理解。動物對森林中間的這些巨大空地極具吸引力,其中包括許多瀕危動物,如西部低地大猩猩和非洲森林象。這些重點保護物種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基本上都在林中空地之間穿梭。
霍克里奇在2021 年的幾個月裡一直在剛果收集數據並帶領團隊,他說,徒步穿過茂密的樹冠后,遇到一個bai 是”令人驚嘆的”。 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樹木停止生長,開闢出一片空地,森林水牛經常在這裡的矮草和莎草間休息。 一條小溪穿過這片空地。 成群的非洲綠鴿在附近降落,採集鹽分和其他土壤養分。這就像畫冊裡的東西,但畫冊並不存在。
先進的測繪技術揭示了更多的Bais
在研究中,科學家利用無人機光探測和測距儀(Lidar)以及衛星,制定了一項技術先進的遙感方案,製作了剛果盆地廣袤地形中的羚羊模型和地圖。 他們發現的羚羊棲息地比任何人預想的都要多–國家公園內有2000 多處不同的羚羊棲息地,而非正式統計的羚羊棲息地只有250 處左右。
然而,羚羊棲息地的總面積卻非常小,根據研究,還不到整個國家公園的0.2%。 它們大小不一,而且往往聚集在一起。 霍克里奇說,這對保育工作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貝類棲息地在整個地形中只佔相對較小的部分。
研究人員的分析也揭示了一個誘人的新視角,即拜斯的生物組成:大猩猩經常光顧的拜斯與大象經常光顧的拜斯之間的植物組成存在明顯差異。 他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霍克里奇說:”我們非常需要了解這些空地上發生了什麼,因為它們對我們試圖保護的生物非常重要。目標是了解動物是如何與這些空地相互作用的。 它們在製造這些空地嗎?對它們的依賴程度如何?
論文作者包括合作者、奧扎拉-科庫阿國家公園研究和監測負責人格維裡-吉本(Gwili Gibbon),以及國家公園研究”生態監測員”西爾萬-恩古瑪(Sylvain Ngouma)和羅傑-奧格南格(Roger Ognangue),他們是哈佛團隊在當地的生物學和植物學專家。
“沒有他們,這項工作就不可能完成,”霍克里奇說。 “他們是我們工作中最典型的合作夥伴。”
戴維斯指出,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所能提供的遠不止它們所儲存的碳,”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僅僅停留在表面,這項研究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雨林的功能,以及雨林中蘊藏的生物多樣性寶庫,這只會激勵和鼓舞我們繼續探索和發現雨林的更多秘密。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