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感染新冠顯著增加了心臟病發作、中風和死亡的風險
一項最新發布的大型研究表明,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接下來的三年患者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大幅增加。這項研究週三發佈在了《動脈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生物學》期刊上,它對英國生物銀行資料庫中約25萬人的醫療記錄進行了分析。在這個資料集中,研究人員確定了在2020年感染新冠的1.1萬人,其中有近3,000人因感染而不得不住院治療。

在與資料庫中另外22.2萬名沒有感染新冠的患者進行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新冠感染者在接下來的三年中,他們發生心臟病發作、中風或死亡的風險是未感染者的兩倍。
而如果一個人因感染而住院,顯示其症狀更為嚴重,那麼他們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更高,比醫療記錄中沒感染新冠的人高出三倍以上。
更重要的是,對於需要住院的人來說,感染新冠似乎成為了未來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潛在風險因素。
研究作者之一、克利夫蘭診所心血管與代謝科學系主任Stanley Hazen博士強調,這種增加的風險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驚訝的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尚不清楚感染新冠為何會對心血管系統有如此持久的影響。而早期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感染血管壁的細胞,病毒也被發現存在動脈中形成的黏性斑塊中,這些斑塊可能會破裂並引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
梅奧診所的心臟科醫生Patricia Best評論稱,這項發現令人震驚,似乎是感染新冠獨有的,她指的是持久性影響。
Best表示,我們早就知道感染病毒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不管你是得了流感還是其他類型的感染,但這種風險通常在治癒後很快就會消失,而新冠病毒對心臟的影響可能比其他感染更持久和更嚴重。
研究也發現,血型似乎也是一種變量,某些非O型血型(A型、B型或AB型)的感染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高。在這項新研究中,因新冠住院的O型血型的人,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沒有A型、B型或AB型血型的人那麼高。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完全放心,他們仍然有較高的心臟病發作和中風風險。
這項研究沒有考慮新冠疫苗接種對個人心血管風險的影響,但Hazen博士認為疫苗會有保護作用,因為疫苗通常可以防止新冠感染者症狀變得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