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太空站上的「考古」工作:歷代太空人的秘密習慣被相機拍下
太空站某些區域的預定用途和實際用途之間存在差異。研究人員利用國際太空站的日常照片進行研究,發現太空人使用空間的方式與設計初衷不同。這項研究突顯了日常用品被重新利用的領域,為設計未來的太空棲息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國際太空站右舷維修工作區03 號方格採樣四邊形組合研究實驗(SQuARE)的一個採樣點。右側可見一個開放的乘員泊位。黃色虛線表示採樣區域的邊界。資料來源:NASA/ISAP
一種適用於太空的考古策略利用日常照片揭示了太空人如何實際使用國際太空站上的區域,以及這與預期用途有何不同。加州查普曼大學的賈斯汀-沃爾什及其同事今天(8月7日)在開放取用期刊《PLOS ONE》上發表了這些發現。
二十多年來,來自23 個國家的270 多人造訪了國際太空站(ISS)。對太空人的訪談可以揭示人們如何適應一個與人類進化環境相去甚遠的新環境–一個以隔離、封閉和微重力為特徵的環境。然而,訪談可能無法捕捉到其他方法可以捕捉到的洞察力。
為了更好地了解國際太空站的”微型社會”,沃爾什和同事們發起了國際太空站考古項目,該項目將考古學框架應用於國際太空站,並研究國際太空站機組人員作為文物使用的材料。
為了首次在太空站上直接開展工作,考古小組採用了一種傳統的考古策略,即”鏟式試坑”,在遺址上每隔一段距離挖一個小坑,以評估文物的分佈情況,並選擇需要進行更廣泛發掘的區域。在這種情況下,考古學家要求國際太空站工作人員記錄太空站周圍的六個地點,而不是挖坑,而是在2022 年的60 天內每天對每個地點拍照。
這篇新文章揭示了對六個樣本區域中的前兩個區域進行全面記錄的結果:一個是指定用於設備維護的區域,另一個是靠近廁所和運動器材的區域。研究小組利用其開發的新型開源影像分析平台對這些區域的照片進行了進一步分析,發現有5438 次”人工製品”被用於不同目的,如書寫工具、便利貼和增強現實頭顯。
研究人員將照片與太空人活動報告進行交叉對比後發現,運動器材和廁所附近的區域雖然沒有被指定用於任何特定用途,但卻被用來存放洗漱用品、可重複密封的袋子和一台很少使用的電腦。設備維護區主要用於儲存,實際上很少或根本沒有進行維護。
這些發現表明,傳統的考古技術可用於研究偏遠或極端的棲息地。這些發現也有助於為未來太空棲息地的開發提供資訊。
作者補充說:”這項實驗是首次在地球之外進行的考古。透過將非常傳統的遺址取樣方法應用於一種全新的考古環境,我們展示了國際太空站乘員如何以不同於設計和任務規劃的方式使用太空站的不同區域。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