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質疑到接受:數萬億隻蟬兵分兩路出土美國開始學習國人吃蟬
接下來的這2個月,將是美國最熱鬧的時間,數兆隻蟬將出現在美國16州的土地上。這些蟬來自2個家族,一個是目前已知數量最多的蟬家族,標記為Brood XIII十三號蟬窩,屬於17年蟬另一個據說是目前所有蟬家族地理範圍最大的,標記為Brood XIX十九號蟬窩,屬性則是13年蟬。
蟬的屬性13年和17年,其實是指蟬的生命週期。
舉個例子:
雌性蟬將卵產在樹枝上後就會死亡,樹枝因為上面有很多卵不久就枯死了,然後掉到地面上。此時樹枝裡面的卵發育成若蟲後,順勢爬入土壤中繼續發育。
發育一段時間後,蟬才會爬出地面,完成最後一次蛻皮發育成成蟲,然後就投入尋找配偶、繁殖的階段。
13年或17年,其實代表的是蟬在地下發育的時間。
不同的蟬,在土壤裡發育的時間也不一樣,大多也就是三、五年,只有北美地區有13年和17年這種生命時間超長的蟬。
由於生命週期不同,一般來說,蟬出現在地面上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然而,總有湊巧的時候。
今年2024年,就有2窩蟬恰巧一起“上地面”,它們同時出現的機率是221年一次。
上一次同時出現在1803年,而下一次同時出現將在2245年。
如果打敗不了,那就吃掉它們!
蟬,在地面上活躍的時間,不會超過1個月,羽化成年、繁殖、產卵,最後死亡。
雖然出現時間比較短,但對美國人來說,這將是一場影響極大的自然事件。
雄性蟬為了尋找配偶,在樹上拼命鳴叫,一棵樹上幾十隻蟬就已經吵得難以靜下心來了,如果按照數億隻的規模出現,噪音會吵成啥樣?
最重要的是,這麼多蟬將以樹枝的汁液為食,可預見將有大量樹木因為蟬的存在而枯死,造成的損失更是不可估量。
為此,今年年初各大媒體都在報道美國「世界末日蟬」的新聞,當時就出現了很多專家,建議民眾:打敗不了它們,可以試著吃掉它們,來減少損失。
有的還列舉了中國人吃蟬的例子,然而民眾普遍不能接受,不能接受的主要分為2種:
一種是根本無法忍受吃蟲的,甚至鄙視吃蟲的人。
“我是不會吃它們的,因為它們是蟲子。”
“太噁心了,這就是有錢人想騙我們吃的東西。”
還有一種則是能吃蟲子,但不習慣吃蟬的人。
“我會吃昆蟲粉,也敢吃蚱蜢和麵包蟲,但我不敢吃蟬。”
“蟬,要怎麼吃,好吃嗎?”
然而,過了幾個月,美國人對蟬的態度有了轉變,蟬美食成了當下最新的美食趨勢。
就在上週,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對夫妻舉辦了一場昆蟲晚宴,宴會中提供了多種蟬飲食:油炸蟬、培根卷蟬、香料煎蟬。
那些敢於嘗試的人表示:“味道還不錯,吃起來有堅果的香味。”
芝加哥一家知名餐廳的主廚,也表示準備將蟬加入菜單裡,將提供烤蟬和炸蟬沙拉給食客。
緬因州一家昆蟲公司的負責人,也認為蟬是一種非常好的食物,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價值不比牛肉差。他覺得即將出現那麼多的蟬,美國人沒必要浪費了。
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營養食品計畫的負責人吉姆沃納也出了吃蟬的指南:
「那種爬上樹不久,剛脫掉外殼的蟬,是最嫩最好吃的,雌性比雄性肉多。捉的時候,要避開人類花園,因為花園中殘留的化學物質和污染物比較多。
他也建議民眾抓到蟬後先在水裡煮一分鐘,然後放在自封袋子裡密封冷藏,隨吃隨取就可以了。
吃的時候,去掉翅膀和頭,再用橄欖油煎,放一點調味料炒一下,炒到「嘎嘣脆」就可以食用。
但美國FDA友情提示:對海鮮過敏的人,不能吃蟬,也會引起過敏。
最後
在吃蟬這方面,中國人是最有發言權的。
有一點,外國人是學到精髓了。
剛脫殼的知了猴,就是上面照片中還處於倒掛姿勢的那種,是最嫩最好吃的,也是最貴的,去年最貴的一隻就要賣2塊錢,一斤能賣260塊。
像這樣的蟬好找,也好抓,因此衍生出了一批季節性抓知了猴的“獵人”,據說旺季月入三四萬。
中國吃知了猴的歷史算是比較久遠的,根據《莊子·達生》的記載,當時就有人會用棍子黏知了,再帶回家吃。
在東漢時期,為了吃蟬,還有特殊的炊具──烤蟬爐。
發展到現在,很多地區的人都保留了吃蟬的傳統,安徽、山東、河南和浙江等多地都是知了猴的主力食客。
吃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包括油炸、爆炒、脆皮炸、炒蛋、調成餃子餡等等。
由於吃的人比較多,我們已經開拓了養殖蟬產業。
總的來說,從質疑到理解,再到最後學習我們吃蟬,萬般無奈之下,美國人也開始宣傳用吃來解決「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