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望遠鏡團隊發布壯觀的小啞鈴星雲景象慶祝太空船在軌34週年
為了慶祝1990年4月24日美國太空總署傳奇的哈伯太空望遠鏡在軌34週年,天文學家拍攝了小啞鈴星雲的快照。小啞鈴星雲也被稱為梅西耶76(Messier 76)、M76 或NGC 650/651,它由一個環形結構(從邊緣看是中央棒狀結構)和環形結構兩側開口處的兩個裂片組成,該星雲位於英仙座。
天文學家透過拍攝3400 光年外的小型啞鈴星雲影像來慶祝哈伯太空望遠鏡誕生34 週年。哈伯已經進行了160 萬次觀測,研究人員也藉此發表了44,000 多篇科學論文。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對哈伯望遠鏡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補充,繼續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圖片來源:NASA、ESA、STScI、A. Pagan(STScI)
一顆紅巨星在燃燒殆盡之前,會噴射出一個氣體和塵埃環。這個環可能是由一顆雙星伴星的作用形成的。這些脫落的物質沿著伴星軌道的平面形成了一個厚厚的塵埃和氣體盤。哈伯影像中看不到這顆假想伴星,因此它可能後來被中心恆星吞沒了。這個圓盤就是恆星吞食的證據。
專業天文學家在1891年首次拍攝了它的光譜,結果顯示它是一個星雲,而不是星系或星團。他們認為M76可能類似於甜甜圈狀的環狀星雲(M57),而不是從側面看到的。
三十多年來,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徹底改變了現代天文學,不僅造福了天文學家,也帶領大眾踏上了奇妙的探索和發現之旅。哈伯每年都會抽出一小部分寶貴的觀測時間來拍攝特別的周年紀念影像,展示特別美麗和有意義的天體。哈伯發射34 週年以小啞鈴星雲的快照來慶祝。圖片來源:NASA, ESA, STScI, A. Pagan (STScI), N. Bartmann (ESA/Hubble)
M76 被歸類為行星狀星雲,它是由一顆垂死的紅巨星噴射出的發光氣體組成的不斷膨脹的外殼。這顆恆星最後坍縮成一顆密度超高、溫度超高的白矮星。行星狀星雲與行星無關,但之所以叫行星狀星雲,是因為1700 年代使用低倍望遠鏡的天文學家認為這種天體類似行星。
M76 由一個環形結構和兩個位於環形結構兩端的裂片組成。在恆星燃燒殆盡之前,它噴射了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環。這個環可能是由曾經有一顆雙星伴星的恆星的影響而形成的。這些脫落的物質沿著伴星軌道的平面形成了一個厚厚的塵埃和氣體盤。哈伯影像中看不到這顆假想伴星,因此它可能後來被中心恆星吞沒了。這個圓盤將成為恆星”吃人”的法醫證據。
在哈伯望遠鏡誕生34 週年之際,它拍攝了小啞鈴星雲,展示了哈伯望遠鏡在宇宙發現和天文研究中的持續作用。圖片來源:NASA、ESA、STScI、A. Pagan(STScI)
主恆星正在坍縮,形成一顆白矮星。它是已知最熱的恆星殘骸之一,溫度高達炙熱的12萬攝氏度,是太陽表面溫度的24 倍。炙熱的白矮星可以被看作星雲中心的針尖。在它下方的投影中可以看到一顆恆星,但它並不是星雲的一部分。
在圓盤的擠壓下,兩片熱氣從”帶”的頂部和底部沿著恆星的旋轉軸(垂直於圓盤)逸出。它們被來自垂死恆星的颶風般的物質外流推動著,以每小時200 萬英里的速度在太空中撕裂。這個速度足以在七分多鐘內從地球飛到月球!這股洶湧澎湃的”恆星風”正在撞擊恆星早期噴出的溫度較低、流動速度較慢的氣體,當時恆星還是一顆紅巨星。來自這顆超高溫恆星的猛烈紫外線輻射使氣體發光。紅色來自氮氣,藍色來自氧氣。
鑑於我們的太陽系已有46 億年的歷史,按照宇宙學的計時方法,整個星雲不過是曇花一現。它將在大約1.5 萬年後消失。
自1990 年發射以來,哈伯已對53,000 多個天體進行了160 萬次觀測。迄今為止,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米庫爾斯基太空望遠鏡檔案館保存了184 TB 經過處理的數據,可供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用於科學研究和分析。公共資料的歐洲鏡像存放在歐空局歐洲太空天文學中心(ESAC)的歐洲哈伯空間望遠鏡(eHST)科學檔案中。
自1990 年以來,天文學家們根據哈伯觀測結果發表了44,000 篇科學論文。這包括2023年發表的創紀錄的1056篇論文,其中409篇由歐空局成員國的作者領導。哈伯望遠鏡的使用需求量非常大,目前已經超額認購了六倍。
在過去一年的科學運行中,利用哈伯取得的新發現包括在迄今為止最小的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水,發現了遠離任何宿主星系的奇異宇宙爆炸,跟踪了土星環上的輻條,以及發現了迄今為止所見最遙遠、最強大的快速電波暴的意外歸宿。哈伯對小行星Dimorphos(2022 年9 月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船為改變其軌道而故意碰撞的目標)的研究繼續進行,探測到了撞擊釋放的巨石。
這段影片將帶領觀眾欣賞傳奇的NASA/ESA哈伯太空望遠鏡發射34週年的影像:小啞鈴星雲(又稱Messier 76、M76或NGC 650/651)。這個天體位於3400光年之外的英仙座北圓極星座。這款出鏡率極高的星雲是業餘天文愛好者最喜歡的目標。資料來源:NASA,ESA,STScI,A. Pagan(STScI),感謝:D. Crowson, A. Fujii, Digitized Sky Survey
哈伯也持續提供壯觀的天體目標影像,包括螺旋星系、球狀星團和恆星形成星雲。一顆新形成的恆星是宇宙燈光秀的源頭。哈伯影像也與美國太空總署/歐空局/中科院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線觀測相結合,形成了有史以來最全面的宇宙景觀之一–星系團MACS 0416 的影像。
哈伯的大多數發現都是在發射前沒有預料到的,例如超大質量黑洞、系外行星大氣層、暗物質引力透鏡、暗能量的存在以及恆星間行星形成的豐富性。哈伯將繼續在這些領域進行研究,並利用其獨特的紫外光能力來研究太陽系現象、超新星爆發、系外行星大氣層的組成以及星系的動態輻射等問題。哈伯的研究將繼續受益於其對太陽系天體、變星現象和其他奇異的宇宙天文物理學的長期觀測。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性能特點旨在成為哈伯望遠鏡的獨特補充,而不是替代品。未來的哈伯研究也將利用與韋伯望遠鏡協同的機會,因為韋伯望遠鏡是用紅外光觀測宇宙的。兩台太空望遠鏡的波長覆蓋範圍互補,共同拓展了原恆星盤、系外行星組成、異常超新星、星系核心和遙遠宇宙化學等領域的突破性研究。
哈伯太空望遠鏡已經運行了三十多年,並不斷取得突破性的發現,這些發現形成了我們對宇宙的基本認識。
哈伯望遠鏡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和歐洲太空總署(ESA)之間的國際合作計畫。美國太空總署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負責管理望遠鏡和任務運作。位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洛克希德-馬丁航太公司也為戈達德的任務運作提供支援。位於馬裡蘭州巴爾的摩的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由天文學研究大學協會運營,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進行哈伯的科學運營。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