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研發出「神奇材料」 無需晶片和電池便可發光
你看過穿上身就能發光發電的纖維嗎?你期待智慧型穿戴裝置實現哪些功能?對於未來的人機互動場景,你又是如何暢想的呢?根據東華大學官微,近日,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功能材料課題組在Science(《科學》)上發表了題為“Single body-coupled fiber enables chipless textile electronic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提出了基於「人體耦合」的能量互動機制,並成功研發出集無線能量採集、資訊感知與傳輸等功能於一體的新型智慧纖維,由其編織製成的智慧紡織品無需依賴晶片和電池便可實現發光顯示、觸控等人機互動功能,此突破性成果為人與環境的智慧互動開闢了新可能,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圖片來源:Science期刊插圖
據悉,這項突破性成果為人與環境的智慧互動開闢了新可能。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楊偉峰為論文第一作者,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王宏志教授、侯成義研究員,以及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青紅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這項研究工作由東華大學作為唯一通訊單位主導完成,合作單位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與安徽農業大學。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智慧型穿戴裝置正逐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在健康監測、遠距醫療和人機互動等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相較於傳統剛性半導體元件或柔性薄膜裝置等,由智慧纖維編織而成的電子紡織品具有較好的透氣性和柔軟度,被視為理想的穿戴式裝置載體。
目前,智慧纖維的開發多基於“馮·諾依曼架構”,即以矽基晶片作為資訊處理核心開發各種電子纖維功能模組,如訊號擷取的感測纖維、訊號傳輸的導電纖維、資訊顯示的發光纖維、能源供應的發電纖維等。儘管這些功能單元可組合製成織物形態,但這種複雜的多模組整合技術也面臨一系列挑戰。現階段的智慧紡織品仍依賴晶片和電池,體積、重量和剛性大,難以同時滿足人們對紡織品功能性和舒適性的需求。
「人體耦合」智慧纖維的工作機制及其與傳統電子織物的對比。圖片來源:東華大學
在研究中,東華大學科學研究團隊開創性地提出了「非馮諾依曼架構」的新型智慧纖維,有效地簡化了穿戴式裝置和智慧紡織品的硬體結構,優化了它們的可穿戴性。該工作實現了將能量採集、資訊感知、訊號傳輸等功能整合於單根纖維中,並透過編織製成不依賴晶片和電池的智慧紡織品。
「不插電」就能發光發電的纖維,其中到底有怎樣的奧妙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磁場和電磁波無所不在,散佈在環境中的這些電磁能量就是這種新型纖維的無線驅動力。而這些能量又是如何「傳遞」到纖維上面的呢?答案就是我們的身體。這項工作提出把人體作為能量交互的載體,開闢了一條便捷的能量“通道”,原本在大氣中耗散的電磁能量優先進入纖維、人體、大地組成的迴路,恰恰就是這一“日用而不覺」的原理,促成了「人體耦合」的新型能量互動機制。在增加特定功能材料以後,僅僅經過人體觸碰,這種新型纖維就會展現發光發電的「神奇一幕」。
人體耦合電磁能量收集示意圖。圖片來源:東華大學
圖片來源:東華大學
「這款新型纖維具有三層鞘芯結構,所採用的均是市面上較常見的原料。芯層為感應交變電磁場的纖維天線(鍍銀尼龍纖維)、中間層為提高電磁能量耦合容量的介電層(BaTiO3複合樹脂)、外層為電場敏感的發光層(ZnS複合樹脂)。原料成本低,纖維和織物的加工都能夠用成熟的製程實現,已具備量產能力。」楊偉峰說。
該工作還展示了這種基於人體耦合原理的智慧纖維的幾種應用:在不使用晶片和電池的情況下,實現了纖維觸控發光、織物顯示以及無線指令傳輸等功能。
侯成義研究員表示,「這種新型纖維能夠運用到服裝服飾、布藝裝飾等日用紡織品中,當它們與人體接觸時,透過發光進行可視化的感測、互動甚至高亮照明,同時它們還能對人體不同姿態動作產生獨特的無線訊號,進而對智慧家電等電子產品進行無線遙控。這些新穎的功能有望拓展電子產品的應用場景,甚至改變人們智慧生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