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今天微軟Windows 1.0對外宣布
1983年,微軟逐漸成為個人電腦領域的知名科技公司。兩年前的1981 年,微軟的MS-DOS 作業系統被安裝在第一台IBM PC 上。1983 年早些時候,微軟推出了第一款文字處理程式Word 和第一款微軟滑鼠產品。甚至還生產了Mac 和PC 導向的硬體擴充卡。
然而,在40 年前的今天,1983 年11 月10 日,在紐約市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微軟首次披露了其推出基於圖形用戶界面的全新PC 作業系統的計劃。公司將該作業系統命名為Windows。

據報道,微軟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是在1983 年看到另一個具有類似設計的早期作業系統的演示後,對創建基於圖形用戶界面的PC 作業系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83 年初,蘋果公司推出了帶有自己圖形使用者介面的Lisa 電腦,售價接近1 萬美元(以今天的美元價格計算超過2.2 萬美元),讓大多數人買不起,但這似乎是蘋果公司許多產品的發展趨勢,包括未來的某款設備,但這是後話了。
微軟方面則希望製造一種圖形使用者介面作業系統,可以安裝在各種相容PC上,而且價格比競爭對手的軟體產品便宜得多。在《InfoWorld》雜誌一篇報導微軟在紐約首次發布該作業系統的文章中,微軟表示該作業系統的目標售價在100 美元到250 美元之間。該公司還聲稱,Windows 對硬體的要求相對較低。該公司聲稱,它需要一台基於IBM 的PC,配備兩個軟碟機和192K 記憶體才能運作。

微軟在最初發佈時試圖宣傳的另一個主要優點是,Windows 也可以執行任何MS-DOS 程式。《字節》雜誌在1983 年12 月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與MS-DOS 完全相容意味著Windows 至少可以讓你運行任何在MS-DOS 下運行的應用程式。在最壞的情況下,Windows 會將整個顯示器轉給MS-DOS 應用程序,然後讓你回到Windows 中的位置。”語言綁定”將使程式設計師能夠使用任何微軟程式語言為微軟視窗編寫軟體。
據報道,微軟曾試圖讓Windows 應用程式在多個程式運行時相互重疊,但該公司最終採用了平鋪式使用者介面。這意味著應用程式將調整自己的大小以適應螢幕,但它們之間不會相互重疊。InfoWorld 的文章對此進行了描述

在平鋪方式中,螢幕顯示被分成幾列,而每列又被分成幾個視窗。Windows 有一個內建的”自動視窗佈局”功能,當任何一個視窗的大小改變時,它會調整所有視窗的大小,這樣視窗之間就不會重疊。當一個視窗被放置在另一個視窗的頂部時,被覆蓋的視窗會立即轉換為圖形或圖標,並在螢幕底部收起。
微軟在正式發表Windows 1.0時表示,這項作業系統將會得到惠普、康柏、德州儀器等許多基於IBM PC 的公司的支援。奇怪的是,IBM 在正式發佈時卻決定不支援Windows。後來,IBM 發布了一款名為TopView 的作業系統,但以失敗告終,然後在1980 年代末與微軟合作推出了OS/2。
雖然微軟希望在1984 年4 月推出Windows,但第一個版本卻在1985 年11 月20 日在紐約首次發布兩年後才上市。在進行了所有額外的工作和開發後,該作業系統在前兩年的銷售量僅為50 萬套,可以說相當失敗。事實上,直到1990 年Windows 3.0 的發布,該作業系統才真正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