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正滲透進中東普通人的生活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十年來,中國與五大洲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拉動上萬億美元投資規模,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同時,中國民營企業也在「一帶一路」契機下積極出海,從小家電、汽車配件到電子產品,再到當下火熱的AI機器人,中國製造已經發生了從「賣向全球到紮根全球」的轉變。
值此之際,湃客·財經專欄特約作者「霞光社」推出《沿著「一帶一路」出海去:「從賣向全球到紮根全球」》專題,共同記錄在「一帶一路」上中國企業的新風貌。
這是本系列第四篇,我們從中國AI、AIoT和機器人等企業在中東的發展,看國內前沿科技在海外如何書寫新故事。
過去幾年,中國AI的長足發展,帶動了機器人、自動駕駛等科技領域的突飛猛進。在國內完成產業化落地驗證後,如今,中國AI開始走出國門。
以中東為例,隨著中國與沙烏地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2030願景」對接實施方案,一群中國科技企業加速進入中東,用中國經驗幫助中東從石油經濟轉型為數位經濟。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5e23b720e7dd6b1.webp?w=640&ssl=1)
圖源:GITEX官網
今年10月16日-20日,在杜拜舉辦的全球最大科技展之一GITEX GLOBAL,吸引了超過250家中國科技公司參展。AI當仁不讓地成為大會熱議的主題。
騰訊雲的公共服務應用TAMM、科大訊飛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2.0、51World的數位孿生產品、特斯聯TacOS智慧城市作業系統、美團第四代無人機、處理科技的無人駕駛系統、雲深處的工業級四足機器人X30……中東市場正被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企業視為海新賽場。
而機器人作為AI最具象化的體現,在展會上也備受矚目。現場展示了包括送餐機器人、物流配送機器人、巡邏機器人在內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吸引了不少參展人員駐足打卡。其中不少產品就來自中國。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7ab04b1a1dab42b.webp?w=640&ssl=1)
「來自未來」的機器人,正與這塊地處亞歐非交接地帶的古老神秘土地相碰撞,增添了新的風景與話題。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613e1e066c96f7c.webp?w=640&ssl=1)
在鬆軟的沙灘旁,簡約的白色建築群在海風中靜靜矗立,空氣中充斥著被陽光曝曬後的乾爽味道。在一條落滿椰樹陰影的小徑上,白色機器人緩緩前進,在不遠處著黑袍的女生身邊停下來。隨後機器人的置物櫃開啟,女生從中拿出包裹,滿意地離開。
這是位於迪拜市中心的Tilal Al Ghaf社區。置身於此,不時能看到服務機器人在街上穿梭,幫助人們運送包裹的場景。這個在沙漠中心的社區,突然有了幾分科幻電影《沙丘》的未來感。
當大部分人對中東還停留在“石油之國”“宗教碰撞”“土豪”這樣的印像裡時,這個超越現代生活方式的“機器人烏托邦社區”,顯然刷新了人們對這裡的認知。
距離Tilal Al Ghaf社區30分鐘車程的杜拜國際機場,一群訓練有素的自助報到機器人正有條不紊地幫助乘客辦理手續,指引乘機路線。
由於中東本土科技製造並不發達,Tilal Al Ghaf社區的機器人和杜拜機場的報到機器人,幾乎都來自中國企業。
在杜拜的街頭走一走,商城裡、嘉年華也都能見到中國機器人的身影,它們正悄悄改變這座沙漠之城。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8544e75af4b9e4e.webp?w=640&ssl=1)
但在十年前,中東還很少見到中國機器人的身影。
例如,2014年中東舉辦了首屆機器人展RTEX,來自全球近200名機器人企業與專家中,並沒有中國企業參展。
2016年,沙烏地阿拉伯提出“2030願景”,正式揭開由依賴石油向追求經濟多元化的序幕,其中,數位經濟轉型是“2030願景”的重要部分。而沙烏地阿拉伯也將透過投資,拉動數位經濟成長。
在沙烏地阿拉伯,當地市場對新興科技的需求十分旺盛,開放程度非常高。而放眼整個中東,此時其在基建和新能源領域的發展,也產生了大量工業機器人的市場缺口,而中東短缺高價的人力成本,也讓產能爆發的中國機器人企業看到了新的市場前景。
於是,一批中國企業帶著數位新基建的經驗和機器人產品,來到中東。
中東,成為了中國機器人企業的新熱土。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e58a6a1d39ae0c3.webp?w=640&ssl=1)
早先到中東的,是中國的雲端運算和AI企業。
2018年,因為看好中東區位優勢、國際人才以及蓬勃的市場潛力,商湯科技開始進入中東市場,陸續參與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等地專案並部署在地化團隊。隨著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的逐步推進、多元化經濟需求日盛,數位化的浪潮湧向當地智慧城市、文旅、交通、醫療等產業。
商湯的到來,加速了當地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建設。透過與當地人工智慧局合作,商湯在當地推出普惠性的人工智慧教育課程,包括人工智慧教育課程、教材、教具等,逐漸培養一批當地的AI人才。商湯業務負責人向霞光社表示,商湯的優勢在於深厚的原創技術以及在各個市場豐富的落地經驗——背靠集團總部大裝置、大模型等核心資源,繼而搭建本地化團隊,商業上能夠更迅速、低成本地與當地市場相符。
2021年,商湯科技與沙烏地阿拉伯國家主權基金PIF共同成立合資公司SenseTime MEA,為中東地區提供創新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此後,商湯也相繼落地了智慧文旅、智慧城市等計畫。其中包括打造了頗為科幻的利雅德季(沙烏地阿拉伯乃至中東地區最大規模的文化娛樂活動)、以及與沙烏地阿拉伯地標式計畫阿卜杜拉國王金融區(KAFD)的合作。
開放、多元,中東市場,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出海」探險者,例如一些機器人公司也來到了這裡。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d160604ef466b9b.webp?w=640&ssl=1)
AIoT服務商特斯聯在中東的佈局源自於一次「偶然」-2019年年末,為籌備2020年杜拜世博會,特斯聯創辦人兼CEO艾渝出差到杜拜進行世博展館整體智慧化設計部署,但疫情突然來臨,自己被滯留在杜拜不能歸國,這個偶然的契機,讓他有了更多時間思考和規劃特斯聯在海外的戰略佈局,同時與客戶進行深入交流,了解整個海灣市場的需求。
為了解決世博會面對的實際問題,特斯聯在智慧城市建設與營運理念和技術架構下,將場館按照一個萬物互通互聯的「城市」來打造,並以物聯網的邏輯打造出滿足世博會需求,同時因地制宜、適應當地環境的服務型機器人。
除了整體的智慧場館設計建設,還要讓機器人可落地。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中東的高溫操作環境-在杜拜,最高溫度可達攝氏50度,這對高精準度的機器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讓機器人能夠在高溫下持續運作,必須提升機器人的耐高溫性能。
為此,他們專門在長沙開闢了機器人測試場。「起初,機器人的電池和顯示器不到1小時即宣布陣亡。工程師改進了內部風道設計、換用耐高溫零件,透過種種努力,終於讓機器人在60度高溫續航力達到了4小時,遠超歐洲對手的3小時。」特斯聯機器人業務負責人向霞光社表示。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2e893f34fb55572.webp?w=640&ssl=1)
特斯聯巡控機器人在杜拜世博園區工作
在解決了多項難題後,杜拜世博園區中終於有了一棟建築總面積(GFA)超過250萬平方公尺的AI CITY。
此後,特斯聯的智慧業務逐漸延伸到阿聯酋的城市,接連與阿聯酋航空、MAF展開了合作。
2021年,中國機器人在中東銷售量暴增,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以阿聯酋為例,曾經中國機器人出口阿聯酋的年銷售量只在500台以下,2021年,這數量首度突破1,500台。
而在2021年10月的杜拜世博會上,多家來自中國的機器人也大放異彩。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b2d54ffb12f80d0.webp?w=640&ssl=1)
熊貓機器人優悠教外國遊客小朋友打太極
圖源:優必選官微
在中國館內,熊貓造型的機器人優悠憨態可掬,引得嘉賓紛紛與其拍照互動;探索與發現展區, “智能導覽講解員”Walker X向來賓熱情介紹中國從古至今不懈探索宇宙的成果;特斯聯與有「中東美團」之稱的Talabat集團達成策略合作,打造的智慧配送機器人在場館內提供送餐服務,解決了世博會「最後一公里」配送難題。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bc110ec65c7645c.webp?w=640&ssl=1)
杜拜世博場館裡的智慧配送機器人
在這次展會上,憑藉整體智慧解決方案,特斯聯擊敗了波士頓動力等全球頂尖公司,成為迪拜世博會官方首席合作夥伴,這也讓多家本地巨頭公司開始主動尋求與其合作,獲得了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PIF)、科威特投資局(KIA)等中東投資機構的投資合作機會。
就在杜拜世博會前一個月,特斯聯中東及北非(MENA)總部也在杜拜設立。特斯聯對外表示,包括杜拜公主、阿聯酋寬容部長兼2020年杜拜世博會政府總代表親王殿下Sheikh Nahyan、世界國際商會相關領導等都曾到訪這裡,促成了多項智慧城市的國際化合作。
同時,特斯聯也拿下沙迦圖書館及文化中心「智慧之屋(House of Wisdom)」的智慧化升級計畫。目前已落成並簽收。
如今,中東大地已經拔地建造了許多具有前瞻性的智慧城市,除了杜拜的Tilal Al Ghaf社區,還有杜拜雲溪港、阿布達比馬斯達爾城等等。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19185500884dd7a.webp?w=640&ssl=1)
一座座科幻的城市正在中東崛起,而以AI、機器人、AIoT為代表的中國科技是背後的基石。
一方面,越來越多中國機器人,正在中東滲透進一般人的生活。
在阿聯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等中東國家網購商品,你極有可能收到經過中國機器人分揀的貨物──中國智慧物流機器人已經進駐中東各國的智慧物流中心,實現揀選及分類智慧化升級,其中,極智嘉在沙烏地阿拉伯物流中心的月履行訂單量就達到了360萬個;
在全球聞名的利雅德季上,一群能歌善舞的中國機器人正在用阿拉伯語回答遊客的各種問題,讓許多當地居民和遊客倍感新奇,也讓這個傳統的盛宴多了幾分科技元素;
在杜拜街頭,你甚至可以看到中國機器人企業與杜拜警方聯合打造的機器人超級警隊。
另一方面,當中國企業在當地落地數量越來越多,不斷增加的中東本地員工也開始讓中國機器人企業思考,如何更適應當地的商業文化,探索本土化的各種可能性。
Ali是一位祖上來自索馬裡的海外技術員工,他在中國學習機電工程後,加入了特斯聯,成為其海外團隊的領隊,在服務世博會項目的同時也承擔著特斯聯Talabat項目的交付。在這裡,Ali收穫頗豐,「他們願意跟我分享經驗,並且給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彷彿再次回到了校園。」他說。
在這種多元文化氛圍下,當地員工也獲得了極大成長。
過去,由於猶太基督教神造萬物的一神論思想,西方的文化環境對機器人這樣的人造產物持明顯的抵觸心理,在《魔鬼終結者》、《銀翼殺手》等文學作品中,機器人也多以消極形像出現。
而被傳統宗教影響的中東,對機器人的態度卻異常寬容。雖然有些伊斯蘭教徒反對偶像崇拜,甚至禁止創造任何有關人類或動物的形象,但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卻在2017年授予了類人女機器人索菲亞公民身份,這也讓索菲亞成為沙烏地阿拉伯第一位不用穿罩袍的女性國民。而直到現在,沙烏地阿拉伯女性依然需要著黑袍出行,當一個機器人能夠擁有比人類更多的權利時,很難去評斷這個國家究竟是思想超前還是落後。
在現代科技與傳統思想並存的中東,這樣的文化衝突隨處可見,也讓中國機器人在中東的故事增添了一些神秘感。
在孕育了蘇美文明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飄蕩著關於機器人的傳說與故事。
從西元8世紀開始,伊斯蘭地區就繼承了古希臘遺風,不斷研究改良自動機械裝置。在西元12世紀,阿拉伯工程師加札利就發明了斟酒侍衛機器人。
![](https://i0.wp.com/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23/1110/2b706c9e5a24f5c.webp?w=640&ssl=1)
加札裡發明的斟酒機器人
曾經,這些古老的機器人被當時的民眾認為是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而在今天,中國機器人正將這個古老國度的機器人神話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