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流雷達:研究人員用利用太赫茲波革新旋轉偵測技術
研究人員利用螺旋狀的電磁波和太赫茲波開發了一種”渦流雷達”,克服了傳統雷達的限制。此創新系統能精確探測旋轉物體的速度,在軍事防禦和先進目標探測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您可能沒有意識到,多普勒效應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從用雷達追蹤汽車速度到定位天空中的衛星。多普勒效應的原理是,當訊號源(如雷達訊號)和偵測器相對運動時,電波的頻率會改變。然而,傳統的雷達系統在試圖偵測與其雷達訊號成直角運動的物體時卻遇到了障礙。這項限制促使研究人員探索一種全新的方法。想像一下,雷達系統不僅依賴線性波,而且還使用具有軌道角動量(OAM)的螺旋形電磁波。這些特殊的”渦旋”波具有螺旋扭曲,在遇到旋轉物體時會產生明顯的旋轉多普勒效應。 用於旋轉目標探測的整合式太赫茲渦旋光束發射器。資料來源:Jingya Xie, USST 根據期刊《先進光子學》(Advanced Photonics)報道,為了改進對這些旋轉多普勒效應的識別和探測,上海理工大學(USST)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集成太赫茲渦流束發射器,從而利用了太赫茲(THz)波。據文章通訊作者、教授朱一鳴介紹:”據我們所知,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了專為探測旋轉目標而設計的集成式太赫茲渦旋光束發射器。”太赫茲波非常適合高解析度雷達成像。就頻率而言,太赫茲波介於微波和紅外線波之間,具有穿透各種材料的獨特能力,同時將損壞風險降至最低。然而,儘管太赫茲波前景廣闊,但也面臨一系列挑戰,如效率低和不穩定等問題。為了研究實用的可調諧太赫茲渦旋發射器以及相應的檢測方案,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將整合的太赫茲發射器和帶正負電荷的渦旋束結合在一起。透過操縱這些渦流束的頻率,他們可以產生雷達訊號,準確測量旋轉物體的速度。這項突破為精確定位物體的旋轉速度提供了一種方法,最大誤差僅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