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秘細菌物種間的互動與組織動態模式
MPI-DS 的科學家揭示了一種細菌相互作用從而導致複雜的模式,並引入了一種多功能模型,可以解碼從細菌到機器人群等各種實體的集體行為。一個新模型表明,追逐相互作用可以誘導細菌物種組織的動態模式。 由於兩種細菌物種之間的追逐相互作用,可以創建結構模式。在一個新模型中,馬克斯·普朗克動力學與自組織研究所(MPI-DS) 的科學家描述了個體層面的相互作用如何導致物種的自組織,他們的發現提供了對集體行為一般機制的見解。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MPI-DS 生命物質物理系的科學家開發了一個模型來描述細菌群體中的通訊途徑。細菌透過感知環境中化學物質的濃度並調整其運動來表現出整體的組織模式。「我們模擬了兩種細菌之間的非互惠相互作用,」第一作者Yu Duan 解釋道。「這意味著物種A 正在追逐物種B,而物種B 的目標是排斥物種A。」研究人員發現,僅僅這種追逐和避免的相互作用就足以形成一種結構模式。生成的模式的類型取決於交互作用的強度。這補充了先前的一項研究,其中提出了一個模型,該模型還包括細菌的種內相互作用,以形成一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