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太空空白區域的神秘爆炸令天文學家感到費解
哈伯在一個似乎沒有觸發點的太空區域發現了一個奇怪的光爆,幾年前,天文學家正式描述了太空中的一種新型爆炸–發光快速藍光瞬變(LFBOTs),或簡稱FBOTs。這個名字很好地描述了它們是什麼–光譜光學部分非常明亮的閃光,往往在藍色波長處發出耀眼的光芒,然後在幾天內消退。

藝術家印像中的”芬奇”,最近發現的太空爆炸,目前無法解釋NASA, ESA, NSF’s NOIRLab, M. Garlick , M. Zamani
在2016 年之前的資料中,只發現了幾個LFBOTs 例子,但天文學家已經根據它們的共同特徵,開始整理出一份關於其起源的假說清單。最主要的候選者是一種稱為”核心坍縮超新星”的罕見事件,當一顆巨型恆星耗盡其燃料供應並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爆炸時就會發生這種現象。
但隨後出現的一顆新的LFBOT 顛覆了這一切。這事件被命名為AT2023fhn,綽號”芬奇”,於2023年4月10日被茲威基瞬變設施(ZTF)望遠鏡發現。它很亮,呈藍色,並在幾天內逐漸變暗。雙子座南望遠鏡對它的光譜進行了分析,估計它的溫度高達20000 °C (36000 °F)。
直到哈伯對它進行了觀察,整件事情才真相大白。當這架標誌性望遠鏡精確定位了它在太空中的位置後,通常的假設顯然不適用了。以前的LFBOT 都是在恆星形成活躍的星系中發現的,但”芬奇”號似乎是在銀河系外的太空中獨自飄蕩,距離最近的星系至少有15000 光年。在核心坍縮超新星中死亡的巨型恆星壽命很短,它們不應該有足夠的時間漂浮到如此孤立的空間。

哈伯望遠鏡拍攝到的被稱為”芬奇”的爆炸影像,紅線表示爆炸發生的原因。最近的星系距離我們超過1.5萬光年,天文學家無法解釋是什麼導致了它的發生NASA, ESA, STScI, A. Chrimes (Radboud University)
“我們對LFBOT 了解得越多,它們就越能給我們帶來驚喜,”該研究的第一作者Ashley Chrimes 說。”我們現在已經證明,LFBOTs可能發生在距離最近的星系中心很遠的地方,而芬奇的位置與我們對任何一種超新星的預期都不一樣。”
天文學家們正在考慮其他可能的解釋,包括一顆被中等質量黑洞撕裂的恆星,或是兩顆中子星之間的碰撞。如果其中一顆中子星是高磁化版本,也就是所謂的磁星,那麼它的亮度可能會比普通超新星高出100倍。
“克里斯說:”這項發現提出的問題比它回答的問題多得多。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才能在眾多可能的解釋中找出正確的解釋。”
研究小組表示,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後續觀測可能會揭示新的線索。例如,爆炸可能來自附近星系外暈中的一個球狀星團,這將為黑洞假說提供基礎。
這項研究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