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WONGCW 網誌
  • 首頁
  • 論壇
  • 微博
  • 壁紙下載
  • 免費圖床
  • 視頻下載
  • 聊天室
  • SEO工具
  • 支援中心
  • 表格製作
  • More
    • 在線名片
    • 網頁搜索
    • 天氣預報
    • 二維碼生成器
    • WordPress 插件及主題下載
  • Search Icon

WONGCW 網誌

記錄生活經驗與點滴

iMac25週年:“復活”喬布斯,拯救蘋果

iMac25週年:“復活”喬布斯,拯救蘋果

2023-08-21 Comments 0 Comment

25 年前的夏天,蘋果發布了一台有點與眾不同的新電腦,iMac。這是1997 年喬布斯回歸蘋果之後,親自操刀的第一款產品。理念上,它幾乎復刻了1984 年推出的第一代“麥金塔”電腦:採用一體式簡潔設計,明亮的彩色塑料外殼,拋棄一切“沒必要”的老舊技術。

在喬布斯眼裡,這才是真正面向未來的“個人電腦”。

12 年前,因為初代“麥金塔”的失敗,喬布斯被趕出了自己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但這不妨礙12 年後,他依然決定逆著主流前進。

這一次,他走上了正確的命運軌道。iMac G3 在問世後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奏響了蘋果從頹敗中復興,並一步步走向巔峰的序曲。

25 年間,iMac 不僅成為了最經典的“一體機電腦”,成為21 世紀重要的文化符號和歷史註腳。更重要的是,它開啟了蘋果的“i”時代。

喬布斯最終實現了他的理想,造出了“人人能用的計算機”。

01

“每個人的電腦”

要講iMac 的故事,就必須先追溯到1984 年,喬布斯寄予Macintosh 的理想。

當時蘋果通過Apple II,已經定義了“個人電腦”的概念,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在那個所有電腦都採用命令行交互的時代,喬布斯堅定地認為,只有用上“圖形界面”,才能使計算機交互變得更直觀,走向普及。

Macintosh 誕生的意義,就是成為“每個人的電腦”。1984 年,喬布斯在公司總部附近的弗林特中心,向世界展示了它。

Macintosh 擁有那個時代一切電腦都不具備的特質。除顛覆性的圖形界面之外,蘋果還為它打造了一個極為簡潔、一體的硬件形態,所有的零部件都被裝在了機體之內,而不是模塊化地暴露在外。與其說這是一台電腦,它其實更像電視一點。

蘋果經典作品Macintosh|Apple

喬布斯的理念非常超前,但他來得太早了。團隊大大低估了圖形界面所需要的計算性能,也低估了一體式設計,所有零部件擠在一起帶來的發熱問題。

最終,Macintosh 因為價格高昂、性能捉襟見肘、過度發熱等問題,在市場上遭遇激烈挫敗,喬布斯也因此被趕出了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

直到9 年後,1993 年,Windows NT 推出,才正式開啟了圖形PC 的時代,後來的Windows 95 則讓PC 真正走向了普及。

這段時間裡,失去靈魂的蘋果停止了對圖形界面的探索,完全依賴於Apple II,到1995 年,這艘船已瀕臨沉沒。

1997 年,接近破產的蘋果請回了喬布斯,那個早早看到未來,只是到得太早的“先知”,希望他能在這個圖形界面時代,為蘋果重新打造一款真正的“個人電腦”。

一年後,喬布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當年發布Macintosh 的同一場地,弗林特中心,喬布斯向世界介紹了iMac。

設計理念上,iMac G3 幾乎就是初代Macintosh 的翻版。這依然是一台“一體機”,半透明的塑料機體裡,集成了一台15 寸的顯像管屏幕、主板、揚聲器等所有部件。

iMac G3 是少見當時配備了USB 接口的電腦|Apple

喬布斯依然在追求極致的簡潔。除開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iMac G3 只需要連上一根電源線就可以啟動。為了強調它的一體性,蘋果甚至為iMac G3 設計了一個把手,意思是用戶可以隨時將整台電腦“拎走”,儘管它重達15kg。

除了簡潔,喬布斯還激進地擁抱了更先進的接口標準。iMac G3 摒棄了包括SCSI、串口、Apple Desktop Bus 在內的大量老接口,這意味著很多老的外置硬盤、掃描儀、打印機、鍵盤、鼠標,都無法連接到iMac G3。

喬布斯押寶的是一項更新的標準,USB。初代iMac G3 配備了兩個USB 口,供用戶連接外設。這個決定在早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畢竟當時市面上的USB 外設還很少。但歷史已證明,這是一個完全正確的預見。

最後,喬布斯還在iMac 上去掉了當時所有電腦都要標配的“軟盤驅動器”,取而代之的是“光盤驅動器”。

當時軟盤和光盤最大的區別在於,軟盤是可讀寫的儲存介質,光盤則是“僅可讀”的。喬布斯認為,大部分個人電腦用戶使用電腦都是要“消費內容”而不是“生產內容”,所以容量更大、讀取更快的光盤,會成為未來軟件、內容的主力載體。

又是一個極為精準的預言。

站在今天的視角回頭審視iMac G3,喬布斯對技術和產品的洞察,就像穿越自未來一般精確無誤。而iMac G3 也確實被用戶所接受,為瀕臨破產的蘋果開啟了一線生機。

發布兩年後,蘋果賣出了500 萬台iMac。

02

有“顏色”的電腦

如果說iMac G3 的成功有兩面,一面是喬布斯對技術的精準洞察,另一面則要歸功於設計師Jony Ive 的奇思妙想。

Jony Ive 於1992 年加入蘋果,直到1997 年喬布斯回歸,發掘出Ive,他才真正開始主導產品設計。而喬布斯交給Ive 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iMac G3 打造一個顛覆性的,更具有人文氣息的設計。

在那個所有電腦都統一採用米色塑料外殼的時代,Ive 決定嘗試將它變得透明一點,以及,為電腦加入一點“顏色”。

iMac G3 的外殼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下面是白色半透明的塑料底座,上面則是有顏色的外殼|Apple

Ive 只為iMac 精心挑選了一個顏色,“邦迪藍”。它的靈感源自澳大利亞的邦迪海灘,是一種接近於海水顏色的藍。這在當年又是一個非常激進,非常與眾不同的嘗試。沒有人想過,冷酷的計算機,可以和熱情洋溢的沙灘、海水聯繫在一起,也變得鮮豔明亮。

這個“有顏色”的設計,立刻點燃了普通用戶的熱情,成績反映在銷量上。之後蘋果又推出了更多不同的顏色,先是對應蘋果彩虹Logo 上的紅、黃、綠、紫,後來又推出了石墨色、雪白色,以及印有花朵紋路的版本。

之後幾年,蘋果將類似的理念放到了更多產品上,包括iBook 筆記本、iPod ……

iMac G3 最終在千禧年前後掀起了一股設計潮流。很長一段時間裡,全行業都在模仿這一設計,推出各種半透明塑料外殼、彩色的產品,包括機箱、鍵盤、鼠標、打印機……甚至可以說,今天有一些採用透明後蓋設計的手機產品,最初的靈感來源,都是iMac G3。

而且,這一設計不僅僅停留在硬件層面上,它和軟件也產生了呼應。

2001 年,蘋果推出Mac OS X 系統。其中全新設計的系統界面風格Aqua,就是一個海洋主題的界面,恰好呼應了iMac“邦迪藍”的顏色。而往後10 年時間裡,包括Windows Vista、Windows 7 所採用的視覺風格,都與Aqua 有共通之處。它們的核心理念就是,將冰冷的電腦界面,與豐富多彩的現實世界聯繫起來。

Mac OS X 系統與iMac 配合的海洋主題|網絡

在iMac G3 之後,蘋果也曾嘗試過將類似的設計推廣到整個產品線,包括更高端的專業產品線,最終遭到了用戶的反對。但這不妨礙Jony Ive 在之後十幾年時間裡,帶領這支工業設計團隊,開啟了對材料、配色的長期探索,並深刻地改變了蘋果所有產品的工業設計。

從塑料到玻璃、鋁合金、不銹鋼,蘋果後來所有的產品都憑藉精美且富有人文觸感的設計打動用戶,這成為了蘋果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而追溯這一切的開端,就是iMac G3,它開啟了蘋果“設計定義產品”的時代。

翻開那本收錄了蘋果工業設計團隊所有作品的書,《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iMac G3 被放在第一頁的位置上。

03

“互聯網”的快車

iMac 本身是一款優秀的產品,但從市場角度來說,它問世的1998 年,已經有點太晚了,錯過了發布的黃金窗口。

從1993 年到1997 年,個人電腦在美國家庭的滲透率,從個位數飆升至40%。隨著Windows 95 取得巨大成功,圖形界面普及,市場基本已經是Windows PC 的天下了。

這一背景下,iMac 的市場處境變得愈發艱難。因為市面上大部分軟件都是Windows 軟件,很多人在學校、公司用的也是Windows 軟件。在那個只有原生應用的時代,沒有軟件生態,Mac 基本無法突圍。

但iMac 抓住了另一個關鍵機會,互聯網。

iMac G3 是第一批內置Modem(調製解調器),且將聯網功能當作重要賣點宣傳的電腦。當年蘋果為此專門製作了一個廣告,宣傳iMac G3 聯網的便捷性:用戶只需要插上電源,插上網線,不需要第三步,就可以接入互聯網。

而iMac 開頭的的i,最初就是代表“internet”,象徵著它接入互聯網的能力。

iMac 配備了電話線和網線兩個接口|網絡

網絡功能對iMac 的早期銷售,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因為只要連上網絡,通過瀏覽器,iMac 也能實現與Windows PC 類似的瀏覽網頁、收發電子郵件等功能。當年這也就是家用電腦最主要的用途。

可以說正是Web,為iMac 提供了一個喘息的窗口,最終為蘋果打開了突圍的通道。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後來初代iPhone發布的時候,喬布斯甚至沒想過要在iPhone 上運行第三方原生應用,而是表示可以通過Web App 解決一切。

直到今天,Mac 和Windows PC 的競爭格局也沒有逆轉,Mac 的市場滲透率相比Windows 依然只能算“小眾”。但在互聯網時代,Mac 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因此就被削弱,而是一直保持著自己獨特的優勢,守住了自己的市場份額。

但對今天的蘋果來說,Mac 的市場份額其實早已不再重要。iMac 對蘋果真正的價值,在於它開啟了蘋果的“i”時代,將蘋果帶入了一個全新的紀元,走向了更高的巔峰。

i 時代

在iMac 發布的1998 年,這裡的i 是代表internet,因特網。但很快,它就被另一層更重要的含義覆寫了,也就是“我”。

90 年代末,個人電腦滲透率快速攀升之後,它的普及進程一度停滯了。因為當時的電腦雖然叫“個人電腦”,但購買的主體依然是以企業、學校和家庭為主,很少會有人買一台“專屬於一個人的電腦”。

但進入新千年,“個人計算設備”的時代終於到來。一方面,隨著筆記本電腦的逐漸成熟,它成為了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購買電腦的首選。另一方面,移動計算設備的潮流也正在襲來。

在iMac 之後,蘋果推出了iBook 筆記本電腦和iPod 播放器,兩者作為“i”概念的延伸,都是更具私密屬性的計算設備。

這些產品在設計理念上,基本也都受到了iMac 的影響,做得盡可能一體化、簡潔、多彩,在工藝上要經得起用戶把玩……喬布斯的技術哲學和Jony Ive 的設計理念,依然引領著蘋果,走在時代的最潮頭。

最後,隨著iPhone 和iPad接連問世,整個世界都進入了“i 時代”,這個消費計算設備已滲透進世界每個角落的時代。

而當年iMac 上的那些理念,依然迴響於蘋果的所有產品線。無論是激進擁抱新技術的勇氣,一體、簡潔的設計理念,還是為技術加入一些人文觸感的哲學,這些東西共同促成了蘋果成為地球上最成功的商業公司、技術公司,可能沒有之一。

故事依然迴轉到喬布斯最初的那個理想,造一台“人人能用的計算機”。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口袋裡都躺著一台。

今天的蘋果,已經在減少用i 作為產品前綴,而是更多使用Apple。比如Apple Watch、Apple Music 和Apple Vision Pro……這裡的一部分原因或許跟商標註冊有關,也可能就是想要更多強調Apple。

具體的細節已經不再重要。從iMac、iPod,到iPhone、iPad,它們充分概括了過去25 年,這個世界上發生過的,最大的一場技術革命。

當年喬布斯定下iMac 這個名字時,應該不會想到,這樣一個簡單的字母,會定義一個時代。

回到今天,iMac 早已不再是蘋果最重要的產品。它甚至不再是最重要的Mac,因為蘋果賣得最好的電腦早就是MacBook了。

但iMac 對技術、產品、設計,以及文化的影響依舊深遠。從iMac G3 的多彩外殼,到G4 極具未來感的半球形底座,再到G5 以及後來的鋁合金支架設計……iMac 一直是現代、先進的象徵。

就連日本潮流品牌BEAMS,都將iMac G4 視為一個“潮流文化符號”,收錄進了40 週年的紀念視頻裡。

今天很多接待處、收銀櫃檯,依然會用經典的鋁製一體機身的iMac 作為辦公機。

回顧iMac 走過的25 年,它是喬布斯和Jony Ive 這對“黃金組合”推出的第一款驚世之作,拯救了瀕臨破產的蘋果公司,並開啟了個人電腦的新紀元。

25 年裡,它見證了計算機、互聯網如何滲入我們每個人生活的每個角落。

分享此文:

  • 分享到 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
  • 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Pinterest(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Reddit(在新視窗中開啟)
  • 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相關


網絡資訊

Post navigation

PREVIOUS
考古學家在擋土牆中發現2.4億年前的巨型兩棲動物化石
NEXT
世界首顆高軌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陸地探測四號01星進入工作軌道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More results...

Generic filters
Exact matches only
Search in title
Search in content
Search in excerpt
Filter by 分類
網站公告
Featured
限時免費
Windows 軟件下載
系統軟件
辦公軟件
圖像處理
影音媒體
網絡軟件
應用軟件
Mac 軟件下載
安卓軟件下載
網絡資訊
Mac資訊
Linux資訊
VPS資訊
NASA資訊
WordPress資訊
WeChat資訊
PHP資訊
教學資源
開源程序
網頁工具
SEO工具
醫療健康
其他資訊
Content from
Content to
2023 年 8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 7 月   9 月 »

分類

  • 網站公告
  • 限時免費
  • Windows 軟件下載
  • 系統軟件
  • 辦公軟件
  • 圖像處理
  • 影音媒體
  • 網絡軟件
  • 應用軟件
  • Mac 軟件下載
  • 安卓軟件下載
  • 網絡資訊
  • Mac資訊
  • Linux資訊
  • VPS資訊
  • NASA資訊
  • WordPress資訊
  • WeChat資訊
  • PHP資訊
  • 教學資源
  • 開源程序
  • 網頁工具
  • SEO工具
  • 醫療健康
  • 其他資訊

彙整

近期文章

  • 華為Mate 60 Pro+價格公佈:8999元起 2023-09-25
  • 華為Mate60 RS非凡大師發表售價11999元起 2023-09-25
  • 華為WATCH GT 4發表:獨特「八角形」設計1488元起 2023-09-25
  • 梅西一張票炒到1萬美元「倒票」嚴重導緻美國改變稅收規定 2023-09-25
  • LG Display宣布量產用於筆記型電腦的17吋可折疊OLED面板 2023-09-25
  • 微軟正招募相關技術人才計畫建造核動力資料中心 2023-09-25
  • 哈伯太空望遠鏡捕捉到星系SDSS J103512.07+461412.2 2023-09-25
  • 被阿里巴巴大樓上的吉祥物笑死:天貓晚上只剩下兩隻大眼 2023-09-25
  • 華為發表首款隔空觸控電視智慧螢幕V5 Pro:內建鴻餛飩900晶片24999元起 2023-09-25
  • 華為FreeBuds Pro 3發表:麒麟A2晶片加持1.5Mbps傳輸速率 2023-09-25

熱門文章與頁面︰

  • 小米MIUI12(安卓11)安裝谷歌套件(GMS/Google Play)
  • 打車叫到特斯拉不會開門很尷尬?官方介紹開關門方法
  • Chrome測試新界面:讓用戶快速更改頭像和主題顏色
  • Autodesk AutoCAD 2021 正式版註冊版-簡體/繁體中文/英文版
  • R290易燃R32會爆炸?聊聊關於空調製冷劑的那些事
  • 下載WINDOWS10 登入畫面的圖片 (WINDOWS焦點)
  • CCleaner全家桶激活密鑰
  • 【iPhone 必看】解鎖 iPhone 密碼與 Apple ID,不用擔心再忘記!
  • 讓WIN10去強制縮放那些不支援DPI縮放的軟體或遊戲
  •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

投遞稿件

歡迎各界人士投遞稿件到admin@wongcw.com

請提供以下資料:

1.你的名字

2.你的電郵

3.分類目錄

4.文章標題

5.文章摘要

6.文章內容

7.文章來源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快帆

MALUS

極度掃描

DMCA.com Protection Status

WONGCW 網誌

  • 免責聲明
  • 捐助我們
  • ThemeNcode PDF Viewer
  • ThemeNcode PDF Viewer SC
  • Events

服務器提供

本站使用之服務器由ikoula提供。

聯繫我們

查詢,投稿,商務合作:
​admin@wongcw.com
​技術支援:
​support@wongcw.com
​客户服務:
​cs@wongcw.com

QQ群:833641851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