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款新PS5將至索尼打算一舉擊潰Xbox?
PS5似乎並沒有發布多久,但一看時間表才發現,PS5發布至今竟然已有三年了。按照索尼慣例,通常會在遊戲主機發布後的4年左右推出Pro版本和Slim版本。近期,外媒keytogaming報導稱,索尼將於2024年底發布PS5 Pro,項目代號“Trinity ”(崔妮蒂)。之前PS4的代號為“Neo”(尼奧),PSVR的代號則為“Morpheus”(墨菲斯),都是電影《黑客帝國》中的角色。
預計今年11月,遊戲開發組就能夠收到開發套件。然而PS5性能並不落後,而且非常熱銷,索尼真的有必要推出PS5 Pro?
銷量再高也要升級,索尼不做任天堂
索尼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PS5累計銷量已達3840萬台。早在2021年,PS5在遊戲主機市場的份額就達到了46%,遠超任天堂Switch和微軟Xbox。
更關鍵的是,從性能方面來看,PS5並不落後,大多數3A遊戲都可以4K 60Hz運行。雖然索尼一直想要實現流暢運行8K遊戲,但現在8K顯示器、8K電視都未普及,AVC奧維運維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8K電視總銷量不到10萬台,8K遊戲暫時根本沒有意義。

(圖源:索尼)
同為主機三大廠之一的任天堂,就非常不在意性能升級,Switch發佈於2017年3月,後續雖然推出了續航增強版、OLED版,然而6年多過去了,性能沒有絲毫升級。不可否認,Switch平台精品遊戲很多,但孱弱的性能導致用戶的遊戲體驗並不好,連《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都無法穩定720P 30Hz運行,堪稱“電子垃圾”。
此外,作為索尼的主要競爭對手,微軟已承認本次與索尼的競爭輸掉了,新計劃是2028年推出下一代遊戲主機,與索尼PS6競爭。微軟可能並不會推出對標PS5 Pro的產品,索尼的壓力大大減小,完全可以效仿任天堂,暫停性能升級。

(圖源:微軟)
好在索尼不打算做第二個任天堂,哪怕今天PS5性能不落後,也要推出性能升級版。按照keytogaming報導的消息,PS5 Pro將擁有30WGP(大約相當於60CU單元、3840流處理器)和18000mts內存,並且支持8K分辨率的新版本性能模式,以及更強大的光線追踪功能。
相較於僅有36CU單元的PS5,PS5 Pro的性能提升不少,或許能夠8K 30Hz運行主流3A遊戲。雖然8K遊戲目前沒有太大意義,但性能的提升,或許可以實現索尼早前的目標——4K 120Hz運行3A遊戲。
看來,索尼深知“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道理,即便沒有微軟帶來的壓力,產品性能也夠用,也依然選擇按部就班升級產品。
索尼不僅要發布PS5 Pro,還將有專為顏值黨設計的PS5 Slim,趁著XboX失去競爭力,全力侵占XboX的市場。
PS5全家桶步步緊逼,微軟該如何挽救銷量?
2021年微軟XboX份額僅占主機市場的16%,甚至不如PS5的一半,但索尼並沒有為已取得的成績步步緊逼,而是計劃推出PS5更新版本。
PS5 Slim大概率就是前段時間被爆已交付給開發者的可拆卸光驅版PS5,按照慣例,Slim版本的性能與標準版相同,但會採用更先進的工藝,以降低能耗和發熱量。

(圖源:索尼)
之所以被稱作“可拆卸光驅版”,是因為該版本沒有設計光驅,但是在背後有一個USB-C接口可用於外接光驅。之前總有人吐槽PS5光驅版的非對稱設計不美觀,現在這些人可以滿意了。
按照遊戲博客XboxEra聯合創始人Shpeshal Nick透露的消息,索尼將在8月召開一場PlayStation Show,並公佈PS5 Slim。微軟在FTC聽證會提交的文件則顯示,PS5 Slim與數字版價格相同,均為399.99美元(約合人民幣2785元)。
原本就份額不多的微軟,面對索尼的步步緊逼,又該如何反抗呢?
之前微軟層計劃收購動視暴雪,借助歐美人氣極高的年貨級3A遊戲系列《使命召喚》抗衡,但受反壟斷法影響,微軟收購動視暴雪並不順利。好消息是,最近似乎風向轉變,美國聯邦法官否決了禁止微軟收購董事暴雪的要求,隨後FTC也暫停阻止該交易。

(圖源:Twitter)
除了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CMA),Xbox的主要市場基本都批准了微軟收購董事暴雪。不過微軟也明白,即便有《使命召喚》,短時間也無法戰勝索尼,因而表示2028年之前,《使命召喚》每年都會登陸PS平台。
儘管《使命召喚》系列能夠大幅提升Xbox的競爭力,但想要憑藉一款遊戲就戰勝微軟,未免太過自信。小雷認為,微軟可以換個思路,既然遊戲方面難以與索尼競爭,不如從影音娛樂、辦公等方面彎道超車索尼。
事實上,近幾年主機一直在豐富玩法,例如2022年1月25日索尼官宣,PS4/5用戶可以用主機刷B站了。Xbox原本就已適配了EDGE瀏覽器,能夠使用網頁輕度辦公,而微軟本身就是全球用戶數量最多PC操作系統Windows的開發者,為Xbox適配一些辦公軟件並不算很難。

(圖源:pixabay)
如果Xbox可以用於辦公,想想看一個三四千元的遊戲主機,不但可以玩到獨占遊戲,還能辦公,而且性能不輸同價格的主流PC,礦潮期間價格可能連一張GPU性能相同的顯卡都買不到,簡直太值了。
至於有可能影響到PC銷量,微軟不必在意,畢竟Surface銷量也不高。更重要的是,微軟也好,索尼也好,都要考慮通過這種方法吸引消費者。
主機遊戲營收下滑,索尼、微軟不進則退
Newzoo數據指出,2022年全球主機遊戲市場規模約為522億美元,同比下降3%,而PC遊戲(不包含網頁遊戲)市場規模約為365億美元,同比下降2.6%,手機遊戲市場規模為920億美元,同比下滑7%。
2022年是近年來全球遊戲市場唯一一次整體下滑,亞太、北美、歐洲遊戲市場均處於下滑態勢,反而是中東、非洲等地區遊戲市場處於增長狀態,但亞太和北美是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的主要貢獻者,這兩個地區遊戲營收下滑,似乎是在宣告遊戲行業的紅利快要結束了。
出現這種情況在情理之中,從微軟索尼與龐大的免費遊戲陣容就能看出,近兩年遊戲行業處境越來越難,手機、PC平台有太多“免費遊戲”,吸走了大量玩家。尤其是手機平台,憑藉大量免費入坑的遊戲,不斷搶占主機和PC玩家。
早在2021年及之前,主機和PC市場份額就已在被手機不斷蠶食。遊戲主機向辦公、娛樂等方向全面發展,或許是面對未來行業激烈競爭的唯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