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完成高壓力純氫管道試驗
據央視財經6月26日報導,昨天(25日),我國首次高壓力純氫管道試驗,在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取得成功,這為我國今後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純氫運輸提供技術支撐。在哈密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工作人員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氫測試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測試,各項結果均達到預期。
據央視中文國際報導,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技術專家邱姝娟表示:“我們利用為期一個月的試驗,包括(管道的)充氫測試和(純氫)爆破兩個階段,來驗證管道設備的氫氣相容性、阻隔性以及設備連接處的密封性。”
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對輸氫非金屬管道進行的高壓在線測試,也是國內首次對非金屬管道進行高壓純氫爆破試驗。此次試驗依託的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是繼英國、意大利之後全球第三個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
國家管網集團西部管道公司科技信息服務中心工藝所所長楊明稱:“我們將加快推進氫氣、二氧化碳等多種介質儲運前沿技術攻關,推動傳統油氣管輸業務與新能源儲運業務融合發展,助力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產業建設。”
氫能具有零碳、高效、可儲存、安全可控等顯著優勢,據《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氫能是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的重要載體。目前,已有多個省市製定並發布氫能發展政策。
當前掣肘氫能產業化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成本問題,其中包括氫制取、氫儲運、氫加註三個環節的成本。在儲運環節,遠距離運輸是氫能產業目前主要攻堅的關鍵問題。相關報導指出,隨著我國首次高壓力純氫管道試驗取得成功,為我國今後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純氫運輸提供技術支撐。
制取環節的成本也在進一步良性下降。據中信建投最新研報指出,2023年以來,由於採購範圍變動、集成方案優化等一系列因素,制氫設備價格降低,目前穩定在700-800W/套的合理價格區間。
3月28日,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能源與交通處處長問斌在北京氫能產業大會暨京津冀氫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我國已初步打通氫能的“制-儲-輸-用”全產業鏈。下一步,科技部將統籌推進氫能科技創新,重點強化氫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持續深化前沿技術探索與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組織產學研協同攻堅氫能驅動的綠色低碳技術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增長點。
問斌表示,當前全國五大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運行考核良好,氫能產業佈局呈現遍地開花的局勢。“不過,我們也要清醒看到,我國氫能研究主要聚焦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在工業和供能等應用場景方面相對薄弱,且關鍵材料、核心器件、裝備國產化率低,性能和可靠度性仍與國外有一定差距。”問斌稱。
4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範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誌著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西氫東送”起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於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長400多公里,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
管道建成後,將用於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製氫及交通用氫,大力緩解我國綠氫供需錯配的問題,對今後我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戰略性的示範引領作用,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升級。
“西氫東送”管道規劃經過內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個縣區。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升潛力。同時,將在沿線多地預留端口,便於接入潛在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