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ac產品線能否帶領蘋果衝出困境?
不出意外的話,在明天凌晨的一點,我們將在WWDC 2023上看到各種有意思的產品,包括但不限於全新的Mac、M2家族的新成員以及萬眾期待的蘋果MR頭顯。不過MR這款注定定價不菲的產品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只是看看而已,所以蘋果用戶們最關注的新硬件還得是Mac系列。

根據之前的爆料顯示,在本屆WWDC上蘋果會帶來至少五款Mac新品,將進一步完善Mac產品線。

圖片來源:蘋果官方
不過考慮到明天凌晨不是所有讀者都會熬夜觀看,因此小雷在這裡先為大家整理,並預測一波今晚將要發布的幾款Mac產品,以及這些產品又會給蘋果帶來怎麼樣的反饋,是否有必要選擇入手呢?
更大更重的Air,還能叫Air嗎?
早在2021年,知名蘋果分析師Mark Gurman就表示蘋果將會推出一款15英寸的MacBook Air。然而兩年過去了蘋果的MacBook Air系列依舊維持在13英寸上下,雖說能夠帶來更為輕薄的機身,但較小的屏幕尺寸也無法滿足部分用戶的需求。
對於那些需要更大尺寸屏幕的MacBook用戶來說,目前只能選擇加價購買MacBook Pro,畢竟更大的內容顯示區域能夠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顯然如今的MacBook產品線有些不友好。而且在M2處理器性能已經完全夠用的情況下,想必很多人都不能接受因為尺寸而“被迫”加錢購買MacBook Pro。現在15英寸MacBook Air的出現,再結合其Air級別的售價,一定能夠滿足很多人的要求。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據外媒爆料稱,15英寸版本的MacBook Air除了在屏幕尺寸和電池容量上比現款的MacBook Air不同外,其他的硬件部分保持一致。至於價格方面,小雷猜測它的起售價會是11499元,也還算合理。
不過就小雷個人而言,還是更偏向於小尺寸的MacBook Air,畢竟Air原本的定位就是足夠輕薄且便宜,如果在尺寸和價格上都無限接近Pro系列的話,那這個Air的後綴可能就有些尷尬了。
除了MacBook Air外,蘋果還應該會發布兩款iMac產品。畢竟如今官網在售的iMac還是2020年發布的M1版24寸iMac,在目前一眾M2芯片配置的全新產品陣列來說,稍微有些“過時”。根據外媒的爆料來看,本場WWDC蘋果會發布一款24英寸的iMac以及一款27英寸的iMac,前者搭載的是M2處理器,後者則極有可能搭載定位更高的M2 Pro/Max處理器,因此在售價方面兩者的差距可能不小。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結合目前蘋果官網的售價來看,小雷推測24寸iMac的售價會保持在9999元,27英寸版本的起售價會在14999元上下。考慮到iMac配備的4.5K屏幕造價不菲,這個起售價也還算合理,很適合那些長期在辦公室內做圖片或是視頻剪輯的用戶。
更強的M2 Ultra,能否再創性能神話?
去年三月,蘋果帶來了M1 Ultra這顆重磅炸彈,擁有20核心CPU,最高64核心GPU,32核心神經處理引擎,最高128GB統一內存,是有史以來最強的個人電腦芯片。實際上M1 Ultra是由兩塊M1 Max組合而成(當然你也可以看作是蘋果把M1 Ultra分成了兩塊M1 Max),所以關於M2 Ultra的硬件參數,我們基本可以推測出它會是M2 Max的兩倍,即擁有24核心的CPU和60核心的GPU,支持最高192GB的內存。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而且根據相關專業測試數據來看,M2 Max擁有670億個晶體管,整體性能已經達到了M1 Ultra的90%。如果真按照M2 Ultra是M2 Max兩倍性能來算的話,M2 Ultra會是一顆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性能怪獸。
不過這也是理論猜測,M1 Ultra的恐怖性能是建立在全新的製程工藝上,但如今台積電3nm製程工藝持續難產,可能要等到今年9月才能大規模產出3nm芯片。因此蘋果想用現有的製程工藝,推出在性能上遠超M1 Ultra的全新處理器顯然有些不符合常理。
正巧近日外媒也爆出了M2 Ultra在Geekbench上的跑分圖,Metal Score分數為312585,但小雷在分析後認為這張圖的可信度不高。

雷科技製圖,上為M2 Max,下為M2 Ultra
一方面是M2 Ultra的分數實在太過離譜,要知道M2 Max在該項目的分數只有125389分(未找到M1 Ultra的相關數據),這一提昇實在過於誇張。而且圖片中的核心數也對不上,前文已經提到M1 Ultra已經是20核心CPU,不可能到這一代反而縮水變成了12核心CPU。
但不管怎麼樣,按照“Max+Max=M2 Ultra”的規律來看,M2 Ultra的問世,將在單核和多核表現上,全面超越前一代的M1 Ultra。
不過這個價格自然不會低到哪裡去,考慮到上一代搭載M1 Ultra的Mac Studio起售價為29999元,小雷猜測M2 Ultra的定價會在34999元上下,注定不是普通消費者用得起的產品了。
Mac更強了,然後呢?
其實簡單對比一下之前的WWDC開發者大會,我們不難發現今年的WWDC的硬件新品變多了,而且還有可能帶來一款改變業界的新產品。看得出來,今年的蘋果似乎有些著急,希望能夠通過這一堆Mac系列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並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
其實也不難理解,市場研究機構IDC稱,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個人電腦出貨量暴跌29%,其中Mac系列的跌幅最大,出貨量下滑44%,銷售額下滑31%。歸其原因還是,蘋果去年推出的M2系列產品與三年前的M1差距不大,但在價格方面卻相差近2000元。

圖片來源:TechInsights
這便導致此前購買M1機型的用戶,沒有太大的換新慾望,而定價上萬元的MacBook Pro系列本就沒有多大市場,無法支撐MacBook系列的銷量。再加上近兩年傳統PC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就算是粉絲號召力極強的蘋果,也需要做出措施來補救。

圖片來源:蘋果官網
當然,蘋果今晚要發布的幾款產品在定價方面還未完全確定,是繼續成為“業界大惡人”還是像當初M1那樣被稱作是“業界良心”,就得等到明天凌晨才能揭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