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MO發出厄爾尼諾預警糧食安全問題被提上議程
世界氣象組織(WMO)週三(5月3日)發文稱,今年太平洋地區出現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的可能性越來越大,預計將帶來高溫和極端天氣。在經歷了為期三年的拉尼娜現象之後,熱帶太平洋目前正處於ENSO中性狀態,也就是既非厄爾尼諾又非拉尼娜。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是自然現象,WMO將其描述為“地球氣候系統的主要驅動力”。厄爾尼諾是赤道太平洋中部和東部地區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拉尼娜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降低的現象,又被稱為“反厄爾尼諾”。
現有明顯跡象表明,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正在變暖。
(注:WMO對2023年5-7月的地表溫度預測)
WMO認為全球在5月至7月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60%;在7月至9月間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可能性為70%-80%。

破紀錄警告
根據該組織的《全球氣候狀況》報告,2015年至2022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八年,而2016年是其中最熱的一年,原因是強厄爾尼諾事件和人為造成的氣候變暖所帶來的“組合拳”。
過去三年全球經歷了拉尼娜導致的降溫氣候,對全球氣溫上升起到了暫時抑制的作用。
不過,WMO秘書長Petteri Taalas教授警告,今年厄爾尼諾現象的潛在發展“很可能導致全球變暖新高峰的出現,並增加打破溫度記錄的可能性”。
而由於厄爾尼諾對全球氣溫的影響通常在其形成後的一年顯現出來,因此2024年溫度上升的表現可能最為明顯。
預防措施
Taalas教授還強調了各國氣候預警服務的關鍵作用,這有助於為行動提供信息,避免極端天氣的最嚴重影響。
WMO預計,此次的厄爾尼諾事件將導致南美洲南部、美國南部、中亞和非洲之角降水量暴增、出現洪水;並在澳大利亞、印尼和南亞部分地區造成“嚴重干旱”。
洪災以及旱災將進一步影響糧食安全問題。阿根廷、土耳其、美國等穀物出口國將遭遇降水過多的隱患;而澳大利亞、巴西、南非等主要穀物生產國和出口國將面臨乾旱風險。
(注:WMO對5-7月期間降水量的預測,黃色代表低於正常降水量,綠色代表超出正常量。)
糧農組織(FAO)緊急情況及抵禦辦公室主任Rein Paulsen指出,“預警意味著我們必須儘早採取預期行動,我們將在資源允許的範圍內全力支持。”
可以提前計劃的及時干預措施包括:建立社區種子倉庫、評估戰略糧食儲備和加強動物衛生監測。